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高中组

以“城管革命”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作者:武汉外国语学校 2011级高一七班  单位:  指导老师:  辖区:汉阳区


 
 
武汉市外国语学校
城管一线人员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请你认真阅读问卷中的每一道题,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作答,并将每道题目的答案填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请不要在问卷上涂画。
回答时请注意:
1.请放心作答,测试结果将完全保密;
2.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不要有任何顾虑,也不要参考他人的答案,只需按第一反应作答即可;
3.每道题目都要回答,不要漏答或不答。
生活满意度
一、下面的五句陈述你可能赞成,也可能不赞成。请用如下17级评分来说明你的实际情况,并将每题的答案填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非常不赞成     不赞成    有点不赞成    不确定    有点赞成      赞成       非常赞成
1            2           3           4           5          6           7
1.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生活都接近理想的状态
2.我的生活条件很好
3.我很满意我的生活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4.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得到我生命中想要获得的重要东西
5.如果我的生活可以重新开始,我几乎不会去改变什么
情绪状态
二、下面我们接着讨论一些问题,我们想了解你最近的感受。在过去几周里你是否感到……(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对某事特别热衷或特别感兴趣?
2.感到坐立不安?
3.因为别人对你工作的赞扬而感到骄傲?
4.十分孤独或远离他人?
5.由于完成了某项工作而感到愉快?
6.心烦?
7.对每天的工作生活自信满满,感觉良好?
8.忧郁或非常不幸福?
9.事情在按你的意愿发展?
10.由于某人的批评而感到不安?                                   谢谢您的合作!
 
城管执法策略对执法效果的影响
舒启凡1 邵钰清1 周梦莹1 许诺舟2
(1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七)班 2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八)班)
 
摘要 本文从城管执法涉及到的主要社会心理现象入手,分析了城管执法策略改良的效果,提出了改良建议,并通过实地调研,验证了城管执法策略对执法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改良城管执法策略,将大大提高城管执法效果。
 
关键词:城管 执法 策略 效果
 
一、城管执法涉及到的主要社会心理现象
()首因效应与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效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个印象,能够以同样的性质影响人们再一次发生的知觉。在知觉过程中,如果某人给我们留下了比较美好的第一个印象,那这种印象就将影响到以后我们对他(她)的知觉,反之亦然。即使我们感知的某人表现已经变化了,第一印象造成的影响,也将是缓慢地、滞后地改变的。这在心理学上也称为“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在社会交往和工作实践中,重视“第一印象”是人们识别陌生人的普遍行为规律。基于博弈论视角对第一印象效应进行考察可以发现,第一印象效应源于人和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
    首因效应或第一印象,是指首次接触某一对象而留下深刻的,难以改变的印象,并对以后的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印象带有明显的非理性特征,但却会在事物的认知方面发挥明显的、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而形成难以逆转的心理定势。在社会活动中,首因效应有着先入为主的作用,给人们戴上“有色眼镜”,使人有意或无意地把以后的印象同第一印象相联系,把以后的印象作为第一印象的补充。第一印象良好,以后的不良印象相对来说就不那么使人反感;第一印象不良,以后的良好印象也会相形失色,不那么令人赏心悦目,需要改变这种状态需做出很大努力。
    心理学家卢钦斯1957年运用文字描述材料所做的研究,也验证了首因效应的存在。他用两段文字材料描绘了一个叫吉姆的学生。一段将吉姆描绘成一个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将他描述成一个内向的人。
陆钦斯的研究发现,只看外向段描述的被试,绝大多数将吉姆看成了友好外向的人;只看内向段描述的被试,绝大多数将吉姆看成了沉默内向的人;而当两个段落一起呈现时,多数被试者对于吉姆的印象只是根据先出现的第一段材料。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某一对象的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认知的重要影响。印象形成中的近因效应,最早是由卢钦斯1957年在《降低第一印象影响的实验尝试》一文中提出的。在该文中,他以另一种方式重复了前面提到的那个经典实验。具体的做法是:在让被试阅读有关吉姆性格的两段描写文字之间,有一时间间隔。即先阅读一段后,让被试做数学题或听历史故事,再读第二段。实验结果与前述实验正好相反,这时对被试进行的吉姆性格的评价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先阅读的那段材料,而是后阅读的那段材料。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人之对象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像刮风天气之前月亮周围的大圆环(即月晕或称晕轮)是月亮光的扩大化或泛化一样,故称之为“晕轮效应”。
较早对晕轮效应进行实验研究的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在1950年做的一次实验中,他告诉学生,教经济学的教授有事要做,故暂请一位研究生代课。他对两组学生介绍说,该研究生是个既好学又有教学经验和判断能力的人,并对其中一组学生说,此人为人热情,又对另一组学生说,此人比较冷漠。介绍了代课的研究生情况之后,凯利让这位代课的研究生在两个组分别主持了一次20分钟的课堂讨论,然后,再让学生陈述对他的印象。实验结果发现:1、两个组的学生对代课教师的印象大相径庭;一组认为老师有同情心、体贴人、有社会能力、富有幽默感等;另一组却认为老师严厉、武断。这表明,两个组的学生对老师的印象都夹有自己的推断成分在内,或由热情的特点推断出一系列优点,或由冷漠的特点推出一系列缺点。2、两个组的学生对老师的印象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发言行为:印象好的那组积极发言者达65%,而印象差的那组积极发言者只有32%。
(四)印象管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有意识地给他人留下关于自己的印象,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印象管理(或印象控制)。它是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或控制别人,形成自己印象的过程。印象管理策略应用要诀:自己学会树立形象,别人面子不要伤。
()说服教育与态度改变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说服教育的目的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受教育者的态度,向其灌输某种未必能被轻易接受的观念,或者强化其原有的态度以抵御其他观点的影响。这实际上与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理论是基本相同的。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理论是指一个人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影响后会引起变化。引起态度改变的因素可以是直率的表明观点,也可以是隐蔽观点说明或宣传。因此,态度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服教育的过程。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