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人与社会和谐的桥梁
作者:闻龙 单位:育才美术高级中学 指导老师:闻龙 辖区:江岸区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罗斯金(英国)<?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文明——人与社会和谐的桥梁
人类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理性。判断并推理的与感性相对。文明即是规范人本身。并成为有修养的人,即上升为精神文明的本源。
唯物主义认为,符合人性的就是理性,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尺度,建立一个永恒正义的理性王国。
理性是认识的阶段。
什么是文明呢?
文明不仅是文化的范涛。是行为的差异。即决定了文明和非文明本身。一个习惯养成之后,即扩大了这种区别。
文明即崇高。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道破了文明的真谛。规范自己,做一个有礼貌的人,一个精神世界上受人尊重的人即是文明的人。
我是一个高中生。,作为我们自己本身,首先是学礼立人。礼狭义可以是尊敬师长、尊敬父母、尊敬周围的人。广义上可以是知法懂法,可以遵守学校或者学校以外的规章制度。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即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社会的高度发达即一个指标是精神文明的和谐。
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可以做到什么。你会说,我可以完成一本书,我是一个善用文字的人。你也可以说,我懂得经营,我可以获得金钱大量的收益。但是,这仅仅只是才能,但却不可以说明你个人是怎样的人。
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书。间接的影响德国青年的政治思想。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爆发。但却在战争中,让德国陷入了城市百万人无家可归的悲惨和无尽的哀伤。首都柏林被炸成废墟。许多古老的城市有了难以愈合的伤痛。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完成《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后仅仅14年,满怀对人类前途的悲观和人类之间不平等的迷茫于1942年与妻子在巴西双双自杀。
我们深思。文明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文明的准则。如何可以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和谐、理性是文明的本源。文明需要从身边做起。让理性的光辉照耀身边每一个人。
整体的变化首先会在局部体现出来。中国古代有四个阶层,士人,大夫、卿、诸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人是基本单位的组成单元,修身养性即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家庭可以影响一个郡的开化程度,一个郡可以影响一个诸侯国的精神文化,一个诸侯国可以影响一个天下的风土人情。
小手即个人亦为百姓,大手代表国家。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入手。让我们共建和谐城市。让文明礼仪之花绽放每个人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