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城管大革命
作者:林丽 单位:武汉市和平中学 指导老师:陶稔 辖区:洪山区
我眼中的城管大革命
武汉市和平中学八年级一班 林丽
文化自觉首先是一种觉悟,简而言之就是认识到文化的作用。过去,在发展的主题下。文化容易被当做阳春白雪。发展往往也被简化为经济发展,很多地方为经济建设殚精竭虑,并形成一种思维地势,认为应该先有钱,再来解决其他问题,往往忽略公共文化建设 ,文化成了奢侈品;或者认为发展城市文化只为能服务于城市的经济,并没有把城市文化看作独立的存在,结果只重视消费娱乐,一些地方成为经济人的巨人,文化上的侏儒,城市只有欲望,没有灵魂,只有房子,没有精神家园。
培养文化自觉,就是认识到,不是地区发展之后需要文化,而是城市发展本身需要文化的引领。近年来,很多城市提出了自己的发展口号,诸如打造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富裕城市。其实,城市发展理想不能只有物质方面,更涵盖了城市精神精神的强健。
古代雅典,只是一个小城市,可他特有的文化内涵使它成为民主和哲学的摇篮;中世纪和近代的威尼斯与佛罗伦萨,充其量是个中等城市,它们却孕育了影响深远的商业与人文精神。这些城市因自身内涵在人类文明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如何殷实,不取决于它的设施如何华丽,而取决于它的公民的文化素养。这才是一个国家的力量所在。”对一个城市来说,何尝不是这样!
我就介绍下,在我眼中的武汉城管大革命:
一、武汉的绿化更美了:
走在每一条大道上,在一长条花坛里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有桑树,……花草树木不仅多,还很美呢!在花坛里你可以看到被修剪成菱形,圆形的或是被修剪成汉字形状等各种各样好看的图形,还有的是用植物来“分割”道路,就是将植物种在道路中间的花坛里,这样就仿佛整条大路被植物分成了两份。这多亏了我们的园艺工人和政府呢!
二、武汉的建设事业越来越旺盛了:
走在马路上,只要你抬头向两边望去,你就会发现武汉的建设事业越来越旺盛了,因为你可以看到马路上的同一边绝对不会少于四家经营的店铺(商店,商场,超市,摊位……),而当你看到居民楼时,你会很吃惊,吃惊每个居民楼都有不少于五层楼的住房,而当你看到XX公司时,你会这样赞叹:“这是哪个大老板的公司啊!这么高和一般的小公司是没办法比的。”
三、武汉的人民越来越讲文明了:
只要你来到武汉,和任何一个武汉人交流,你会发现他们对人特别友善,还能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武汉人的最大优点就是好客,你在某个武汉人的家里做客,你会觉得他非常大方,在平时很少吃山珍海味的普通家庭里,只要来了客人,他们会尽自己的能力招待来客。除了好客,武汉人很讲文明,在和别人交流时,绝不会说一个脏的字眼
四、武汉的车越来越多了
每次走在回家或上学的路上总能看到一个个比自己大好几倍,重好几百倍的车辆——“后八轮”也就是运泥土的车辆,在马路上飞奔的行驶,好像后面有谁在追赶他们一样,完全不顾其他人行人的安慰,而且在没有交警管的路段,这些司机们会闯红灯,他们的时间比我们的还要宝贵,车子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只会增加噪音,还会污染空气,但这种交通工具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五、武汉越来越富裕了:
随着社会的富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了。从以前有些家庭连生活都过得很艰难到现在每家每户都能解决生活的问题:有的从以前过得还不错,到现在追求小康生活:还有的从以前的小康生活到现在的追求名利的生活……这难道不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吗?
六、武汉的树木越来越多了:
在自家的周边,你会看到许许多多高大的树,甚至有你叫不出名字的树,有时候走在马路上,你会看到一辆辆货车上载满了树木,都是运往同一个地方去的,每一颗书都很“强壮”,不仅强壮还很高呢!
七、武汉的交通越来越方便了:
在武汉,你要到一个地方区的话,有很多的行走路线,只不过就是近远的问题,就算在同一道路上,你都能找到有许多小路就是近远的问题,就算在同一条道路上,他都能找到有许多小路通向目的地,这就应证了这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
八、武汉的教师越来越负责了:
在每所学校,你随便问一个当校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我们学校的所有老师吗?”我想他一定会这样回答你:“是的,我特别喜欢我们学校的所有的教师,因为她们对我们特别关心,教课特别有意思,她们主张‘乐学’讲课的内容很精彩,我希望永远不要长大,永远都是她的学生就好……”
总之,现在武汉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他将会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社会在进步的过程中,人民也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