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初中组

做文明的使者

作者:王熠  单位:武汉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指导老师:吴静焰  辖区:汉阳区


做文明的使者

 

    一个人是否文明决定了别人对他的看法,一个集团是否文明决定了他人对这个集体中每一员的评价。而人们的行为举止是会相互影响的。

    从小我就对身边的人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是否文明很在意。

    小时候坐爸爸的车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爸爸摇下车窗玻璃,使出全身力气发出“咳——呸”声响,痰在喉咙里发出沉闷的声音后从车窗外飞了出去,爸爸像做贼似地迅速关上车窗玻璃,马路上却多了一个污点,旁人看到一个人头飞速一闪,也只是麻木地别过脸去。我通常会用童声大声提醒:“爸爸!老师说不能随地吐痰。”爸爸则会漫不经心地“哦!”爸爸屡教不改,我则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提醒。终于,现在再也不会看到爸爸不雅的举止了。

    后来上小学了,我经常迟到,记得妈妈总会拉着我飞奔,左冲右突地过马路,看到车辆稀少便在马路中央大步狂奔,顶着一路红灯。我有时不管妈妈怎么拽我,也不肯跟着她闯红灯,用腿直蹬地,前面车来来去去,我和妈妈对峙着,她解释道:“没什么车,你赶快过去,要迟到了!”其实我最不愿意迟到,但更不想不遵守交通规则,所以任凭妈妈怎么催促我,也不为所动,直等到绿灯亮。

    这个星期妈妈开车送我上培优课,一路经过友谊路,友谊南路,一连串红灯等得我心急如焚,甚至盯着红绿灯数秒,二十秒,十九秒……十秒、九秒……,每过一个路口就如释重负。最后一个十字路口了,“黄灯,快冲!”谁知,妈妈缓缓地停了下来,“你不是总要我遵守交通规则吗?黄灯就不能过了。”

    对呀!学校老师三令五申让我们遵守交通规则,而我们又一遍一遍地向家长重复,在这不断重复中,文明行为,遵纪守法的要求像水波一样不断感染着周围人人,影响着周围的人们的生活,只要我们自己做行为文明的好公民,身边的人不就会受到我们影响,而整个社会不就会向文明行为的标准更进一步吗?

    在往来如虹穿行如梭的城市交通线上,一道“文明行为、提高修养”的号令正从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身上,扩散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而城市的每一处都发出了这种号令。让我们做文明的使者,使我们的城市更美丽、更文明。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