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明 国家昌盛
作者:谢雅洁 单位:东西湖区新沟中学 指导老师:黄养波 辖区:东西湖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梁启超曾经说过的话。但是我在这里却要大声地说;“少年文明,国家昌盛。”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觉得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文明素质,那么整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还记得曾经有一则报道,说的是在新加坡这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文书写。但其中有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都是用中文来书写。这是为什么呢?别人回答:“因为这些不文明行为中的大多数都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擦的一位中学校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污迹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这两个问题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身边人的所作所为,我们离文明还是很有一段距离的。我们的身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不文明行为,例如:在公共汽车上看见有老人却不让座,在我们的美丽校园中,看见一些垃圾“捣蛋鬼”却从不肯去清理等等。这都关系着你的外在形象与自身的素质高低。但有的人却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去或清洁工人清扫,我们就不必要去捡了。但是,你们想过吗?就是一弯腰的事情,却能给别人带来方便,给环境带来美丽。
中国式一个文明古国,长期积淀的东方传统美德形成了我们的道德观念,正式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是“严于律己,遵守社会道德”的教育,所以我们都知道要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不损坏公物。
在一个环境幽雅洁净的地方,很少有人忍心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在庄严肃穆的场合,人们往往善于自律,这是因为环境提升了人的道德认识。好的环境的确可能创造出良好的道德氛围,但受环境影响而实现的道德约束是被动的,表面的,对于个人来说,自我道德的实现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在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第增加,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
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就是说,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有了好的文明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他的好处,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
作为中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现在我们有机会塑造自我,完善自身就需要养成一个好的文明习惯。那就让我们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管好自己的口,不要乱涂,管好自己的手,不要乱画,拒绝陋习,做讲文明的中学生。
争做文明中学生,那么怎样才是文明呢?
在生活中我们要尊老爱幼,恭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自己,爱护他人,并且还要爱护生活中的胡草,在你看见一个老人没有座位时,你能主动地让给他,并且把他扶过去,如果你也没有位子,也可以让给他个扶手。文明说白了就是爱啊!还有一些礼貌的行为,比如:没吃完的东西要扔进垃圾桶,有人需要帮忙,你也可以去帮帮忙等等。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碰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大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把!”他把“请”字说的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简单的小事就体现列宁同志的谦虚礼让,不错,做到谦虚礼让就这么简单。,像列宁同志这样的伟人他都能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骄傲认为应该让自己先下楼而对女工礼貌,何况是我们小小的中学生?我想那些因为自己的身份比较“特殊”的同学应该不会再骄傲无礼了吧!
如果你失去今天,不算失败,因为明天还会再来;如果你失去金钱,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