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德笃行
作者:钟斯黎 单位:汉阳一中 指导老师:钟斯黎 辖区:蔡甸区
馨德笃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所谓“文明”不仅仅是指表面上的谈吐举止,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文明”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
文明在于能否约束自我。但并不是说要怎样与不美好的事物隔离,而是要懂得“知行合一”。霍克在任澳大利亚总统之时曾与以为老人就养老问题发生了争执,霍克也因一时的冲动骂了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上了法庭,之后霍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召开记者会向那位老人道歉:“那天我非常困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推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恕我的不逊。”霍克用他自己的方式成功的阐叙了“文明”一词。并不是说因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是道歉有多么诚挚,而是在于他懂得“知行合一”。就像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的那样:“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果霍克只是认识到,知道,而不做出行动,又怎谈得上“文明”呢?他懂得约束自己,不因为小而忽略它,不会因为怕损害了自己的荣誉而无视它,而是当面道歉。
文明在于能否保持微笑。不需要有多深,多放肆,只需要15度就够了。周恩来身为国家总理,但总会在服务员给他端茶时,他常常起身双手接过去,并以微笑点头表示感谢;遇到人民群众总会微笑着向大家招手致意。这就是周恩来表达“文明”的方式。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只需要小小一个微笑足以。周恩来用微笑诠释了“文明”,让人们懂得那些所谓高谈论阔的“文明”,并不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及,它真实的存在,存在于我们身边,只要你踮踮脚,微微上扬嘴角就能够触摸的到。
文明之花竞相开放。而花苞的孕育早从幼儿园的沙堆中就已经开始。就像富尔格姆写的那样:“这些金规矩,爱和起码的卫生。生态学,政治学,平等观念以及健康的人生状态有存在于幼儿园中。推演到花的开放。每个人的文明素养并不在高等学府中,而是在幼儿园中,从你最小的时候,就开始教你什么叫文明,怎样文明。我们要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并非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的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意识层次进入无意思层次,让文明之花竞相开放,绽放自己的美丽!
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文明,忘记了标准,凋零了花朵,你将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那时你以失去了做人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