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作者:杨超凡 单位:翠微路小学 指导老师:李艳琴 辖区:汉阳区
怎样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影响人的一生。在打造“学习型”人才、“学习型”社会的当今,很多人都树立了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了爱学习、好读书的好习惯。那么如何来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呢,有一句话说得好,“几乎所有的习惯,都始于兴趣;几乎所有的习惯,都需要重复。”当孩子发现读书的乐趣时,自然就会乐意读书、主动读书,一段时间之后,读书便会成为孩子自身成长的需求,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好的习惯也就自然形成了。因此,努力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无不折射出父母的影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希望孩子爱好读书,做父母的只知道讲究吃的穿的玩的,却连书皮都不沾,碰到孩子提问题,总很不耐烦地说:“去去去,自己的事自己办。老师叫你读书,又不是叫我们读书。”长此以往,孩子必然会丧失读书的爱好。所以,我们想,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只有自己爱好读书,经常翻翻报纸,翻翻小说散文诗歌,与孩子聊聊书的内容,聊聊读书的体会,孩子才会爱上读书。可以想象这样的情景:灯下,餐桌边,床上,孩子在看书,父亲在看书,母亲也在看书,有时聚在一起,有时一人一个房间,相安无事,没有互联网的嚣扰,没有电视机的张狂,静悄悄的,偶尔能听见翻书的沙沙声,或者孩子看得入神,突然之间发出的“哈哈”“嘿嘿”“嗬嗬”,偶尔父母还和孩子比一比,看谁读得多,知道得多。因此,用“自己的爱好读书,培养孩子的读书爱好”,是激发孩子读书兴趣,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对于孩子而言,读书其实并不是一件为难的事情,相反,书中能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任何方面的知识或者内容。问题只在于我们强迫其读书的方式,只在于没有尝到读书的甜头。所以,只要用心,我们必然有机会让孩子发现读书的乐趣,从而自觉读书,加以强化,便能形成习惯。常言道:“人是环境之子”。对于孩子来讲,书店和图书馆必然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好地方。在书的海洋里,无数的读者或坐或立,都在如痴如醉地翻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其中不乏孩子的同龄人,此情此景,孩子又怎会不受感染?常在书边逛,自会沾书香。此外家长还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不时和孩子交流这些事情,并找合适的机会让孩子拥有相关的书籍。比如说可以买来相关的书交给老师,让老师送给孩子。或者可以作为奖励,让孩子既读出书中的乐趣,又在潜意识里感觉到阅读是光荣的、快乐的事情,这样一来,孩子自然兴趣盎然地读完手中书籍,由此产生出读书的兴趣,家长再适时加以引导、激励,好的读书习惯慢慢自然形成。学生的阅读方法也通常会存在问题,所以家长还要指导孩子科学读书。一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鼓励孩子写点读书笔记,助读助记,留下读书的心得,哪怕是片言只语也是好的,精彩章节和佳句要能熟记,提倡背诵一些名篇名句;二是培养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孩子读了书,要鼓励孩子讲给别人听,或把精彩句子用到作文、书信、日记中去,把书读活;三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读书姿势要正确,不要在路上、厕所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在光线昏暗或强阳光下的地方看书等等。
总之,只要用心关注,只要方法得当,我们一定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强调的是,教育的力量不在于言论,如果不付诸行动,不持之以恒,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即使家长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是徒劳的。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讲,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么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家长能真正懂得读书对孩子的意义,用心关注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因为,只有用心,只有把关心实践在自己的言行上,才能真正打动孩子、改变孩子,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足以受益终身的好读书的好习惯。
六(2)班杨超凡家长:刘腊珍
指导老师:唐婉琳
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