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出口成脏”为“出口成章”
作者:邓芷涵 单位:翠微路小学 指导老师:刘清华 辖区:汉阳区
变“出口成脏”为“出口成章”
汉阳区翠微路小学六(1)班邓芷涵指导教师:刘清华
“城管革命”的提倡带来的是一种责任,应该被人们关注与深思,中小学生也必须遵守《市民十不准》中来约束我们的条约,用行动促进城市文明的发展,对家园的保护。而在这些准则中,“不准说脏话粗话”这一条却被人们忽略,“出口成脏”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种不良风气:走在大街上,总有人用脏话在高谈阔论;路过小餐馆前,总有人不顾文明形象撒泼痛骂;走进我们花季少年的成长生活中,探寻口头文明的存在……
在校园中,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是一种充实学业、各自进步的良好方式,这种优秀的习惯学生们已经习以为常。可在我的观察中,竟存在着一些污点:乒乓球台上虽“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某些同学却把失败当一种耻辱,当没有接到对手的球或发生失误时,便会愤慨地大声叫骂:“混蛋!一定是发挥不好!”、“真XX不顺”……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情绪,那骂声不堪入耳,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学生的文化修养,破坏了学校风貌。
在放学回家的路途上,同学们成群结队,勾肩搭背,那景象看上去极其融洽,友好而和睦。忍不住上前倾听他们的交谈,却发现几乎每一句都要带上他们不满的评头论足,带上他们对对方父母的辱骂指责:“我妈就是一个啰嗦老太婆!” “那个老家伙真烦人!”……聊得不亦乐乎,丝毫没有作为一名学生、一位子女应有的愧疚之情。这样直截了当的批判是对他人的不尊敬,何况那还是养育我们的父母!那平时的敬意被一声声耳不忍闻的脏话取代,文明渐渐失去了对学生们心灵的约束。
文明社会中不应该有脏话这种不净的存在,每个文明市民在支持“城管革命”同时,也要意识到脏话对心灵的污染,它是素质低下、语言丑陋的一种不堪表现。那一贯“懂文明,讲礼貌”的学生也在接触这种东西,并不能自觉改正,并且积习太深,屡教不改。对此,学校或家长也有改变的方式。
我们要将“出口成脏”变成“出口成章”。多说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用语言感染学生,以“语言文明”为荣。这样子,不仅是关爱呵护青少年的表现,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