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革命
作者:卢文君 单位:武汉市三角路中学 指导老师:陈川 辖区:武昌区
7月1日,武汉市启动“城管革命”。19日的武昌“城管革命”办公会上,唐市长说:“到那时,要让其他城市来学习武汉,我们会提供一本‘城管手册’,内容就是我们‘城管革命’总结的经验。”
“那时”,是说到2013年,武汉要达到“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市容环境标准,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达到全省最优,国内一流水平。
这个话,说到武汉人的心底去了。很多市民都在外地城市有亲戚六眷,逢年过节亲戚从外地来到武汉,要是遇到周五,路上一堵,亲戚着急自己也没面子;要是碰到下雨,到处淹水,亲戚说不定来一句:原来在武汉也能看海。唐市长也说:“作为武汉市的干部,我有种走不出去的感觉,为什么?一走出去,别人都说这个城市的环境脏乱差,脸上很无光。”
“城管革命”提出的这个要求,让武汉人看到不远的将来,一个有魅力的武汉,一个可以拿到任何人面前炫耀的武汉。
以前提“武汉是一座魅力之城”,也许不是所有武汉人都认同。今年九月底十月初,武汉一批大型市政工程落成,让市民体味到了作为武汉市民的自豪——二环线、首义文化区、楚河汉街等一张张充满魅力的城市名片,将武汉魅力展现无遗。
魅力之城,是吸引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源泉。以前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很多方面达不到武汉人自己的理想,所以一些武汉人对自己的城市缺少认同感,这样的心态下,武汉人很难配合城市建设和发展。但城市发展了,变美变靓了,市民的自豪感就起来了,就有了爱城市,参与管理城市的信心。有了这个物质和心理基础,人们才乐于参与城管革命。
建议武汉市委抓住这个时机,搞好“爱武汉”的对内对外宣传,让武汉市民、全国人民都认识到这座城市发生的深刻变化,武汉这座“魅力之城”才能闪亮全国、全世界。
城管革命还应“以人为本”
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并不是要动用人海战术去推进城管革命,而是在城管革命进程中,不能忽略对人的管理。城市是死的,好管,真正不好管的,是人。
城管革命,通过制度化建设,最终会取得成效,也能达到所有预定目标,但是人的意识不提高,取得的城管革命成果也可能丢失。而管人则不是城管一家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全面关注。
举个简单的例子,提高居民就业率,可以相应减少低成本流动摊贩的数量,提高经营者收入,减少经营成本,他们也就用不着出店经营,也能一定程度从根源上解决占道,解决城市面貌不整洁问题。
还有一些辅助的办法,比如增加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加公益设施,在公共宣传渠道中多宣传城市精神文明规范,市民的整体素质提升了,理解城市管理的意义,也会自觉遵守文明规范,并自觉投入城管革命当中。
城市管理不是单纯追求市容市貌的漂亮,而是要以“人”为中心,以人内在的、主观的感受为标准,用“人”的视角、以“人”的需求,去考量城市管理工作的措施、步骤、细节和成效,突出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给老百姓更高的生活品质.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道出了城市管理的真谛。城市管理不是单纯追求市容市貌的漂亮,而是要以“人”为中心,以人内在的、主观的感受为标准,用“人”的视角、以“人”的需求,去考量城市管理工作的措施、步骤、细节和成效,突出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给老百姓更高的生活品质。“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是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本,以公共利益为先,并非个人的随心所欲。对极少数损害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必须实行违者必罚、违者必究,最大限度地维护公众利益。
城市管理工作的本质是提供公共服务,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归结到对人的服务上。我们推进“城管革命”,不是要搞得鸡飞狗跳、乱上加乱,而是要大力倡导人性化、亲民化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与人民群众一道共管共享,实现“管理上水平,百姓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