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小学组

让文明之花绽放

作者:陈韩蒙  单位:硚口区易家墩小学  指导老师:彭海霞  辖区:硚口区


让文明之花绽放

 

    我们的校园是因为这些可爱的小树、小花们才变得更加的门里,才让我们由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令人心情更好,学习更加有精神,这学期我们学校转到了双环小学过度,那里的环境也不错。

    双环小学为了让校园更加的美丽,环境更加的舒适,特地移植了一些树木,可是有些同学课间的时候为了好玩:有的跑去掐小树;有的去摘小花;有的种下去的种子还没有发芽,就拿脚去踩去刮,毁掉他们。最后被抓到,进行了教育,但是还是有人我行我素的,比如:上次某同学在做完操经过操场时,看到一株树的树枝伸下来,他跳起来,扯了一把树叶下来,树枝都被扯断了,我跑去和他说:”你不应该这样做,”,他嘿嘿的笑着说:“谁叫它长的矮,引诱我犯罪”,他竟然找歪理,我气鼓鼓的对他说:“你不应该去扯树,树也是有生命的,老师也和我们说过得要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要有爱心,你难道不记得了,难道你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吗?”,看着我认真的表情,他低下头想了想,最后不好意思脸红红的说:“对不起,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这样干了。”我开心的点点头。

    我心里想:其实要是每个人都能向他一样认识自己的错误,不去伤害动植物,爱护校园那该多好啊!

    不仅仅是在校内,在校外我们也应该这样做,在放学的路上,我们要走的轻轨和马路中间有个隔离带,那里面种满了矮小的小树丛,绿绿的挺好看的,但是马路和轻轨之间的人行道离我们的路口很远,要是走隔离带就挺快了,所以为了早点回家,很多人都踩着隔离带走,隔离带长期有大量的人踩,那原本茂密的小树丛变得歪了,再倒了,最后变得光秃秃了。我对此很痛心,所以我经常在旁边阻止他们,并且宣传一些爱护动植物的优秀事例,鼓励他们多多爱护环境,督促他们不要犯错。每当看到同学们为了闻花香而去摘花,我回去提醒他们;看到同学们去掐小树,我会去劝说他们,我呼吁同学们保护环境,呼吁其他学校的学生们一起来保护环境,更呼吁叔叔阿姨们和我们一起来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我们的城市,让我们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我们的世界托起一片绿色。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