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礼仪的感想
作者:彭博洋 单位:武汉市洪山区石嘴学校 指导老师:熊敏 辖区:洪山区
关于文明礼仪的感想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律已敬人的行为规范,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礼仪始终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要素。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礼仪水平的高低,是这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一个团体,一个人,礼仪修养都是其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映。
具体来说“礼”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是礼仪大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礼”重“仪”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个人而言,礼仪体现了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个人学识水准、修养和价值。可是现在社会的快节奏,让人与人的交往大都只是流于表面的、一两次的,这就往往会让别人根据第一印象对你进行定论。所以,得体的礼仪更是显得举足轻重。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你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更代表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作为我们学生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衣着整洁、典雅、合群,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自己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又更是人际交往的好帮手。如果你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而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得体大方,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美德的培养,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文明礼仪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对文明礼仪并不怎么重视,从而我们会忽略文明礼仪。在我们的身边,有一部分同学还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比如楼梯上经常会看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为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的角落里食品包装袋随处可见,甚至有些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生和清洁工打扫,扔在地上是没有关系的。当你在跟人问了路之后,省略了“谢谢”一脸不屑地扬长而去的之后,或许会听到你问过路的大妈嘟囔出了一句话:“没家教!”其实,你真是没家教吗?只是你一时忽略了礼仪罢了。我们要从语言文明开始,应该注重自己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言谈、行为举止,自觉履行我们应该遵守的文明礼仪。“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周恩来爷爷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每
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务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恩来爷爷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的榜样。作为一名学生,应该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到上学不迟到,下课不早退,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不乱起绰号,不乱扔纸张,上下楼梯靠右走,让文明的气息弥漫校园。
一句“谢谢”,一声“对不起”,甚至一个小小的“请”,这都是我们礼仪成长的象征。从我做起,做个讲文明、守礼仪的中学生,清洁环境,营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让文明的观念驻扎心底;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让文明之花开满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