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在创建文明城市,大家要具有一定的关于文明的知识。其实,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捡起一个纸屑,捡起一个易拉罐......只要大家时时刻刻讲文明,城市就会因你变得更加美好。许多的家长不讲文明,同学们要监督家长,努力成为一个文明人,成为一个文明小市民。让我们携起手来,小手拉大手,让文明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却在这里要大声说:少年文明,国家昌盛。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不要随地乱扔垃圾!”这样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始终没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并形成常态。虽然市民中大部分人会为乱扔垃圾这种不文明行为感到羞耻,然而当付诸行动时,有些人却不能自律。 随地乱扔的烟头、吃完食物的废塑料袋、瓜子壳……等等这些本该乖乖躺在垃圾箱里的垃圾,被随处丢在人来人往的道路上,这些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不该在被上天眷顾的美丽的城市武汉上演,许多随地乱丢垃圾之人只是因为图一时方便而已,即使明明垃圾箱就在眼前,也不愿多走那几步路。而有一小部分的乱扔垃圾者则抱着“反正有环卫工清扫”的念头,便让自己沦为了可耻的“乱扔之人”,殊不知,因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给环卫工作者造成了怎样的困扰。
以上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我们不仅要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还要重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我们不仅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还要带动父母做一名文明的武汉市民,还要帮助所在社区成为一个文明的社区。我们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出口成“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乱闯红灯、不翻越护栏。
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多年来,我市始终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体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作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特别是在中央8号文件下发后,我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城市面貌和未成年人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电视。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电视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让我们争做校园的文明小天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