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行
作者:李苗苗 单位:武汉市武珞路中学 指导老师:王颖 辖区:武昌区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此处的“礼”,便是指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是一个很庞大的轮廓,它能上至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互利,下至在公交车上起身让座。它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连接了人与人的生活,让人与人有了更多的沟通。
然而,论文明容易,做文明难。日常生活中对于文明礼仪的要求来自四面八方,若不自律,又无他律,则文明定将成为空谈。
普普通通的一位学生也许并不能做什么大事去让很多人遵守道德礼仪规范,却可以对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普普通通的一个职员也许并不能大力号召人们去遵守文明条约,却可以尊重每一个和自己相处的人。许许多多的普普通通,能够凝聚为一个巨大的文明礼仪网络。文明礼仪不需要口号,也不需要厉查,它应该是一种最根本的习惯。
近日来,原本在二十世纪使用的“红绳法”再次出现在了城市的街头。在武昌区丁字桥路口,交警们为了让路人们遵守红绿灯不造成交通拥堵,不得不在马路边牵起红绳按点放人。一条鲜红的绳子,也许只是让很多市民看场惹恼,但它实质照射出了文明素养的倒退。
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发展国家,一步一步的夺回礼仪之邦的荣耀。但无人注意,人们的素养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一个国家想要兴荣,最根基的是人文。而人文中最最重要的组成,便是文化素养。
文明礼仪,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校园中的一声“老师好”,车站边的一句“对不起”,都能绽放出文明的花朵。文明,就是这样伴着我们的生命而行。
文明礼仪伴我行。不需要多少刻意,只用在生活中稍微留心;不需要多少做作,只用在相处间留有余地;不需要多少深思熟虑,只用为别人着想零点一秒的时间——也许,真的能够同纪录片、同电影中一样,有着更蓝,更广阔的交流天空。
让文明礼仪随我们一路高歌同行。让城市中树立起来的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立交天桥,还有更多的文明礼仪精神的花束。
<script> (function() { var _oImgs = top.GelTags("img", top.S("mailContentContainer",window)); top.E(_oImgs, function(_aoItem){ _aoItem.onerror = function() { (this.clientHeight * this.clientWidth > 0) && top.ossLog("delay", "all", "stat=custom&type=rmimgerr&info=" + encodeURIComponent(["ZC0429-33AjEdHQDznsDw5A1nDER1b", _aoItem.src].join(":"))); } }); })();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