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从我做起
作者:余思聪 单位:硚口区井冈山小学 指导老师:蔡华荣 辖区:硚口区
文明,从我做起
——硚口区井冈山小学四(1)班 余思聪
“文明”,一个并不陌生的词语,它却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轨迹,划过了华夏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流传至今;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还曾经听到爸爸给我说的这样一个故事,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通过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也能看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
楼道里,我们随处可见到处乱贴的“牛皮癣”,什么招聘的、搬家的、办证的、高价买药的……几乎都贴满了,有些甚至都贴在了电梯的按钮上,简直是给一个整洁的电梯穿了一件破衣裳!
公园里、马路上,随处可以见到废纸、喝剩下的饮料瓶、丢弃的塑料袋……其中或许有一样是你扔的,或许你一个人认为乱丢一个垃圾不算什么,但是,十个人这么想,百个人这么想,千个人这么想……更何况一个人不止乱丢一个垃圾,堆积起来,垃圾成山了,这不明摆着给漂亮的城市抹黑了吗?
今年,武汉市政府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的活动,终于,一场轰轰烈烈的城管革命开始了,开始了一次城市面貌脱胎换骨的重塑,开始了一次城市气质的飞跃之旅。渐渐地,我们的道路上乱穿马路的人少了,按道行驶的车多了;公共场所吸烟的人少了,电话静音的人多了;不排队上车的人少了,车上让座的人多了;随处丢弃的垃圾少了,路边的垃圾桶多了。听爸爸说,我们硚口区在辖区主要街道设置了1500多个市容监控探头,用来查看街道的环境卫生状况,听说每个探头甚至远程可以看到地面上丢弃的一张纸屑,随时通知保洁员及时清扫呢!
有了这样高科技的环境管理的同时,我们自身也要行动起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同时,我们还要影响和带动我们的家人自觉参与城市文明建设之中:我以后陪外婆过马路时,一定要她等绿灯亮了再通行;陪爷爷买菜时,一定要他带上环保袋;看见路边的废纸屑、饮料瓶,一定会捡起扔进垃圾箱……
同学们,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我相信,只要人人从小事做起,大家知文明、讲文明,这样我们城市市民的整体素质才将会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会灿烂辉煌!
附:
作者:余思聪 性别:男 系硚口区井冈山小学四(1)班学生
辅导老师: 蔡华荣 联系电话: 1398615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