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武汉,光辉百年
作者:刘晓天 单位: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 指导老师:戴文曦 辖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三年前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问题上,我们目标不变、队伍不散、力度不减。”2009年3月18日,市文明委召开动员大会,启动“四倡五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部署今年文明创建工作,为2011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打好基础。这一举措,同时也在拉近我们与文明之间的距离。
“四倡五治”内容为倡导“有序排队、礼貌让座、热情引路、文明用语”,整治“乱穿马路、乱翻栏杆、乱闯红灯、乱停车辆、乱抛杂物”等不文明“顽症”。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纸上谈兵。
前些日子,我搭乘公交回家,车上挤满了人。在黑乎乎的一片中,突然闪进了一个金发高个的老外。在他挤到我跟前时,我站起身,一边说着“hullo”一边起身让座。
没等他说“thank you”,一位满身香水味的阿姨一溜身子抢先坐了下去。老外很无奈的耸了耸肩,继续埋头打手机。
正好我到站了,我将鄙夷的目光狠狠地往哪个阿姨身上投去。
就在我下车的一刹那,一回头,突然发现那位阿姨原来侧着身子在帮老外擦椅子。下雨天,座椅难免会湿。
“您好,根据武汉市十不行为规范,请不要乱穿马路,谢谢您配合维护市容市貌……”
一位牵着孩子的叔叔被逮住了。那位叔叔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惭色。
作为市民,“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倒乱扔废弃物;不准乱贴乱画;不准乱停乱放车辆;不准乱穿马路;不准乱搭乱盖;不准损坏公共设施;不准损害花草树木;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准说脏话粗话”这十条准则因该是牢牢地记在心头的;作为一个家长,是要做孩子的榜样的。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武汉是华中地区的影响力较大的城市,是辛亥百年的光辉城市,做一个文明的武汉人,向道德模范吴天祥爷爷学习,积极配合城管风暴,创造和谐环境,共建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