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明”调查报告
作者: 王鑫 单位:新洲高级职业中学 指导老师:邱莲菊 辖区:新洲区
学习“文明”调查报告
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 高二(2)班 王鑫
文明是中国的国粹,在中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真的文明吗?一份社会调查报告充分的说明了一切!从学生就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变化。
根据在啊生活中的不断观察,我发现:“在学校,一般以遵守纪律、积极阳光运动、主动努力学习、上学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不打瞌睡、不玩手机、不吃零食、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不说脏话粗话、不打架斗殴顶撞老师、不滋事生非等等。”甚至有许多学校有自己的“文明礼貌规范”。
据调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程度为80%左右,初中生的行为规范程度为73%左右,高中生的行为规范程度为50%左右,还有3%左右的学生辍学在外。如果根据年龄做比例则更为不观,从十岁以下开始:“6-10岁的孩子有80%的知道文明用语,文明做事;11-15岁的学生有70%的做到了文明礼貌的为人处事,16-20岁的有65%的做到了文明礼貌生活在学校及社会,20岁以上的做到了文明礼貌的只有不到一半的青少年人。
文明不复杂,也不抽象,更不遥远,它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从以上调查报告中充分说明了文明礼貌像“浮云“一样吹过了校园!没有普及到社会,没有加深到个人,没有应用与生活!更没有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文明的意义,更没有将文明礼貌真正落到实处。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指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就是说,不符合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的言行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做,学校做为我们接受知识的神圣殿堂,更应该是一个文明的集体。
因此,我倡导:“文明行为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从我们青少年做起,努力共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为新世界的中学生,大家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谈吐文明;二、谦虚礼让;三、举止端庄。”与人交谈应注意四个要点:“态度要诚恳,表情要自然,用语要文明,表达要得体。”
在生活中,作为学生的文明虽然重视文明知识的学习,但是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大家顺利学习的前提,也上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文明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扭曲了学校的的宗旨和形象。
作为学生的我们,文明就是相遇时的微笑,就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就是见到师长时的一声亲切问候!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文明就是朋友之间的礼貌用语,就是同学之间的热情大方,就是家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就是生活中的阳光和健康!
做为一个新世界的文明人,有修养是道德的体现,有气质是自身的内涵,有礼貌是社会的象征,一个微笑,一声招呼,一句关心,一点点,一句句就是文明就礼貌就是我们中国人。一朝一夕里我们需要互相提醒,自我监督,一起的努力,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让文明成为一种微笑,让文明成为一种自然。文明的春风吹过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文明的花朵开遍了地球的每寸土地,文明伴随着我们成长!就让文明在这个美丽的国度随处可见文明之举,处处可闻文明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