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
作者:梅妍虹 单位:卓刀泉中学 指导老师:钱郁芬 辖区:洪山区
他们
他们,是一群无论骄阳还是寒冬维护城市管理秩序的正义的化身,是一群在争议下用实际行动诉说自己责任的使者。
多少次他们为了城市形象倾心地对为讨生活而被迫做非允许生意的人们做思想工作,多少次在残檐断壁下阻止一些擅自建造民房的个体或组织。他们并没有拿最丰厚的工资,却仍无怨无悔地做着城市的全面工作,是心中一直坚守着一份最真挚最诚恳的责任——为城市建设献出力量。尽管有一些负面消息传出,但他们一直用实际行动证实正义一直未从他们心中消逝。
而杨维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2年前,当了28年兵的老杨以正团职转业,成为一名普通城管队员,管理洪山区鲁磨路沿线。
“每次看到摊贩一见我们就跑,心里都挺复杂。”生自安徽长丰农村的老杨,1960年4岁时差点被饿死,因而深知不少占道经营户都是生活所迫,才上街摆摊占道。有一次,老杨在武汉理工大学门口巡逻,一水果摊贩见到他就跑,摊车都翻了,水果散了一地。他追上才发现,摊主原来是位手有残疾的湖南妇女,当时就心头发酸。“从那以后我就告诉自己,对待这些生活艰难的商贩一定要和气!”作为执法者,老杨在换位思考的同时,却并不放松管理。老杨的执法挺“温柔”:一“守”二“劝”,甚至和摊贩同时上下班。为了赢得管理对象的信任,十年里,他从不在辖区摊点“过早”,“免得他们不收钱,引起误会。”“我尊重他们,他们也信任我,这是我们之间达成的默契。”老杨笑着说。“热了累了,就靠在树上歇歇,从不进店蹭空调。”谈起这次网络爆红,老杨朴实依旧:“我就希望一辈子踏踏实实。”
“执法时,我总告诉自己,我所面对的不是坏人,而是好人;不是官员,而是平民;不是富翁,而是穷苦百姓……”此前,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好医生王争艳在听完洪山城管队员杨维勋的故事后,曾对老杨表达了深深的敬佩:“我们是同时代的人,我能理解他。他与老百姓平等对话,从不高高在上,这让我们很感动。”
干了12年的城管,杨维勋在执法中最大的法宝就是劝导、教育和沟通,看似简单实则难得。他本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平平凡凡,却没想到在55岁之时,突然被网友发掘和追捧,他的“坐骑”一辆永久牌28式破自行车,成了网友口中的“最牛城管执法车”。他本人,更是被叫作“最美城管”。因此他被选为2010武汉“十大新闻人物”.
这个行业需要我们用更积极的眼光看待,用与他们同样的责任的来建设我们的城市,他们就是城管。
梅妍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