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徐靖萱 单位:华师一附中初中部 指导老师:余美琴 辖区:洪山区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却要在这里大声说,少年文明则国家昌盛,在一个国家中个人走主体,而对于个人来说,首先应该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不久前,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不准进入草坪”、“不准大声喧闹”等却用中文书写。这是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不到一平方米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其实,文明是由细节构成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可以反映出你是否文明。再看看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显得格格不入的纸屑,教室里的食品袋、塑料水瓶随处可见。 甚至的有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生打扫,扔了又有何妨;有的同学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追逐嬉戏,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甚至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开始在教室内互相打骂。昔日的学习圣地,竟成了培养不文明行为的地狱。
也许有人会说,当今社会上,人人都是如此,你凭什么要求我们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呢?但是,我想告诉你:一个文明的举动是体现了一个人内在的修养,一个有修养的人,做什么时候事情都能静下来,说什么话都要三思而后行。所以,这种人的朋友会很多,事业也会蒸蒸日上,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日常的点滴行为培养出来的好习惯带给他的回报。
记得那年春天去安康旅游,惊讶地发现安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文昌路、南环路、香溪路····相继改造完成。行道宽敞了,很少有堵车了。人们少了烦躁和谩骂。你看,路边军绿色的垃圾桶像一个个卫兵,时刻监督和提醒人们:不能随便乱扔垃圾!路旁的树郁郁葱葱,可树下的果皮却显得不太协调,但谁也没有上前将它们拾起。这时,一个戴红领巾的小朋友跑过去将垃圾捡起扔入垃圾桶;公交车上也更干净了,突然一个急刹车,那位五岁多的女孩打了个趔趄,周围的叔叔阿姨赶忙伸手扶住她,大家相视一笑·····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 学风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用文明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