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王鹏飞 单位:新洲区第一初级中学 指导老师:汪淑珍 辖区:新洲区
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我国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大。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却在这里要大声说:“少年文明,国家昌盛”。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高。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了楼,他才下楼。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饮料瓶、食品包装袋,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
我们的家乡武汉要申报文明城市,这不仅是武汉市民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学生的一件大事。我们不仅要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还要重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我们不仅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还要带动父母做一名文明的武汉市民,还要帮助所在社区成为一个文明的社区。
当我们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扔进垃圾桶时,在拥挤的公车上让座给老弱病残;在公共场合用轻声细语代替大声喧哗;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懂得宽容待人;在别人处于困境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文明也随之产生。一个简单的行动,一个小小的改变,一颗博大的心灵,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举措,都体现出你的文明,文明的礼赞永远属于你,文明之歌也会为你而演奏。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欧洲文明古国德国,在号召全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礼仪。同时,举例讲了一个老奶奶经过马路,路上虽然只有她一个人,但她依然等红灯变绿灯才走。老奶奶回答说:“我怕楼上的孩子们看到后,以为红灯是可以通行的。”我把这个故事送给所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你们的言行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当您有不文明的行为时,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们是古老的文明古国吧!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也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体现在金钱。
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底线。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次序。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氛围,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从现在起,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掀起文明的热潮,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学校争光,为祖国添彩!
武汉市新洲区第一初级中学七(7)班 王鹏飞(男)
指导老师 汪淑珍
联系电话:8692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