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做人的真谛
作者:黄馨 单位: 蔡甸区常福中学 指导老师:贾玉霞 辖区:蔡甸区
文明——做人的真谛<?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回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小事做起,突显人性之美。
有一天,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盘水上楼。那女工一看见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您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说的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在生活中,许多人也是文明的。一个简单的字眼体现了人的性格,一声“请”体现列宁的美德。社会文明是重要的,而人的文明,可以端正自身的心态,使自己的修养得到完善。完善了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所以从一个人的文明小事中,突显了光辉的人性之美。
文明从小做起,绽放人生光彩。
有个记者曾经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学到的?”“在幼儿园里,在哪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收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的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
从中得出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从而,使文明的理念影响了人一生的行动举止,从而使人绽放人生光彩。
文明身边小事,显现文明之邦。
在德国,人们对遵守交通规则很自觉。但在汽车流量大,车行快的路口,交通协管员对孩子们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有了这些穿统一上装,手持指示牌的老奶奶,老爷爷。家长放心孩子安全,对于司机来说,则增大了活动和醒目的指挥标志。
在这些中,体现了文明点的内容,增长了责任心,文明不是体现在大事,并非每个人花大力气去做,只需花长一点时间,花一点精力,把文明体现在行动上,把心思体现在文明上,从一点小事就能知道文明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国家中的文明小事才能是文明之邦。
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争于天下,其道在于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反之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所以做人的真谛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