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学生 创美好未来
作者:王芊忆 单位:永安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王芊忆 辖区:江岸区
做文明学生 创美好未来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做文明学生,创美好未来”的征文。
以前,我们的国家是文明古国之一,现在做一个文明的学生,其实也很简单,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文明是一种进步,是思想的科学,行为的端正,习惯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品质的提升;是人性的解放、自由、完善和超越。从教育成长的角度,文明是告别昨天的无知和粗俗,是自觉的控制,是人性战胜。
要想做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嘴边,远离污言秽语。如果想要别人尊重你,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因为尊重自己同样重要。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的人。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能践踏草坪,不能乱涂乱画,更不能踢门、浪费水电……而且要劝阻、制止破坏行为,及时报告。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更不能乱丢饮料杯、面巾纸、塑料袋、纸片,而且要动手捡拾纸片等。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尊敬师长和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与同学吵架、搞不团结,他会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
那么校园因什么而和谐?校园因你、因你的文明而和谐。我们的校园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氛围和文明行为,就不会有校园的和谐;因而文明缔造和谐。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吗?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立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根本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让文明无处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