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聂莹 单位:曲口学校 指导老师:聂莹 辖区:蔡甸区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倡导“礼治”,将礼义谦耻作为立国之本。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由礼仪所体现出来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有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的哥哥姐姐;有扶老人过马路的热心人;还有交通警察下雨也指挥交通秩序。这是一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小事情,才能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才足以证明中国是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会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的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了楼,他才下楼。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公共文明,小的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个公共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就是一个不遵守公共文明的历史教训。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讲文明。但是,在我们的校园中处处可见,食品包装袋、饮料瓶,听着从某位同学口里吐出的脏话。我们学习文明礼仪,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人人树立起“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把文明礼仪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让文明礼仪真正伴随我们成长。
有一次,我和妈妈在逛街,走着走着,我发现有一个叔叔鬼鬼祟祟地紧跟在一个人身后。不一会儿,叔叔趁阿姨不注意,迅速地将手伸进了阿姨的手提包里,偷出手机,拔腿就跑。我心想:这些不劳而获的人,为什么不好好工作,非要来偷东西不可呢?老师从小就教育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长大以后不能做这样的人。
在公共场合用轻声细语代替大声喧哗;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懂得宽容待人;在别人处于困境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文明也随之产生。一个简单的行动,一个小小的改变,一颗博大的心灵,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举动,都体现出你的文明,文明的礼赞永远属于你,文明之歌也会为你而演奏。
小手拉大手,文明全社会,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掀起文明的热潮,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学校争光,为祖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