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作者:胡一帆 单位:张湾中学 指导老师:肖四荣 辖区:蔡甸区
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如果说人生如夏花般灿烂,那文明便是花开时散发的缕缕清香;如果说理想是雄鹰搏击长空时健壮的翅膀,那文明便是翅膀上不可或缺的羽毛。作为中学生,文明是我们无奈必备的品质,是我们成长必修的一课;作为中学生,乐观向上,蓬勃健康是我们必具的心态,我们应时刻努力,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讲文明是中国人的礼节,是我国五千年来所推崇的品质。周恩来总理的一生都与文明相伴。有一次,总理到餐厅吃饭,因中午人特别多,总理排了好半天队还没买到吃的。这是,总理的秘书感觉到不耐烦了,提出了插队的建议,总理却拒绝了。因为总理觉得文明是为人处事的第一要素,文明是一条神奇的光带,无论你有多高的权力地位,都不能轻易逾越文明。
总理严于律己的文明之举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文明是风,拂去心灵的杂质;文明是雨,滋润干涸的心灵。校园里,文明是弯腰捡起纸屑的行为,乘车时,遵守秩序是文明,文明无处不在。其实,多走一步路,就能留下一片绿色;少人一块垃圾,就能留下一份清爽。我们要做到文明真的很简单,我们不必像雷锋一样,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他人,也不必环游世界,留下绿色文明的足迹。我们只要从点滴的小事坐骑,就能让“绿色”在我们脚下重生,让文明在我们校园生辉。
文明不仅表现在行为上,更表现在思想上。列宁在中学时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有一次他与朋友外出郊游时,路过镇上的花园,花儿随风飘摆,花瓣片片紧挨,似一望无际的层层波浪,亮亮的阳光装点出青春的朝气,柔柔的花瓣渲染出艺术的气氛。任谁看了这春日花开图,都会流连忘返,陶醉其中了。列宁他们也不例外,压抑了一冬的苦闷得以释放。朋友们纷纷忍不住要摘上一束“美好”,列宁始终默默地欣赏。朋友们不解,问他为什么不摘花。这里有没有人看管。列宁却说:“文明在我心中,无论何时何地,有人没人,文明的思想都在监督着我。”的确,当一个人的心里已播下文明的种子,那文明之树已在他心中悄然发芽,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为你的心灵遮风挡雨,提供一片绿荫。
建设文明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建设文明校园需要我们每个人约束自己,播种文明的种子,养成文明的习惯。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亦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老师、同学就是我们的亲人。在校园里,我们应争做文明学生。俗话说:千学、万学,文明第一学,千教、万教,礼貌首先教。做到热情有礼,文明待人真的很简单。有时,说一句“您好”,就能如清风般拉近彼此的距离,开启温馨的气氛;有时候,道一声“谢谢”,就能如春雨般滋润心中的感激,留住交往的美好;有时候,说一句“对不起”,就能如阳光般,蒸发彼此的误会,照亮心中的黑暗;有时候只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就能让文明在心中沸腾。
文明是一条小溪,滋润每个人的心灵,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条文明的小溪,哪怕小溪中只有一滴水,在众多人的汇集下,就能形成文明的海洋。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工作学习,只要我们时刻讲文明,懂礼貌,文明之花就会开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