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文明齐步走
作者:李晨钰 单位:合贤学校 指导老师:高 辉 辖区:蔡甸区
文明,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轨迹,划过了华夏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流传至今。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古有三纲五常,今有五讲四美,文明的江水,顺着黄河的波涛,顺着长江的碧浪,从远古至今,敲击着中华大地,敲击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灵魂。
古有孔融让梨,这是尊敬兄长的文明,有程门立雪,这是尊师重道的文明,有孟母三迁,这是爱护晚辈的文明,有高山流水,这是朋友互敬互爱的文明;有举案齐眉,这是夫妻间相敬如宾的文明。
但是,曾经无比璀璨耀眼的中华文明如今却变得暗淡,失去了原有的光茫,而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珍珠,却被世界的浮华与喧闹蒙上一层沉积的污垢,无法抹去。当道德和利益的天平已经严重倾斜,当人们对文明规范充耳不闻,当人们心灵为世俗名利所纷扰,我们是否还能看到文明那微弱的光茫,是否能听到祖祖辈辈的谆谆教导?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名号是否依然无愧的屹立于世,不曾倾倒?
令人叹息的是,这文明正在遭受无情的摧残,如珍贵的书卷,无人翻阅已被虫侵蚀,大街上随处吐痰乱扔的情况仍屡禁不止,时有发生,公共物资仍时时破坏,干净的墙面仍时有小广告的出现,公共汽车上让座的人越来越少,争挤上车的人却越来越多,大量河水被污染,大量森林被砍伐,大量珍贵物种正在走向死亡的边缘……到了我们必须要做一些事情来弥补的时候了!
文明不能只放在嘴里,更要放在心上,表现在行动中。
让我们一起来呼唤礼仪,呼唤文明,呼唤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校园再没有带着耳环,披头散发,带着各种饰物的形象出现,呼唤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校园再没骑着自行车穿梭的痕迹,呼唤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中华学了无论在哪里都谈着文明的语言,做着文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