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文明并肩走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从身边做起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数不清的优良的传统美德,因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为 “礼仪之邦”。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故事也早为我们所熟知。古代的思想家老子更是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的传统美德和文明礼仪。而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中华民族诸多优良传统的传承者和继承者——青少年儿童,文明礼仪是我们健康向上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却想大声说:少年文明,国家昌盛。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我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很多的欧洲的国家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国外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大家也应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 一平方米 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再观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就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
今年,我们的家乡武汉作为纪念辛亥百年的重要城市,文明不仅是武汉市民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小学生的一件大事。我们不仅要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还要重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我们不仅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还要带动父母做一名文明的武汉市民,还要帮助所在社区成为一个文明的社区。
我们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出口成“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乱闯红灯、不翻越护栏。
文明的城市创造幸福的市民,文明的市民创建幸福的城市。让我们的小手拉大手,文明并肩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