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有时候和人们擦肩而过,有时候只是一毫米的长度,还有时候不是一张的厚度……”这个广告说得对,文明离我们的确很近很近。<?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礼仪文明。一个亲切的问候,让人感到温暖;一个热情的微笑,传递着文明的讯息。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文明礼仪不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麻烦您帮我把后面车窗关上。”一名普通出租车司机非常恰当的一句英文,让坐在后排的外国友人“相当吃惊”。这也从中折射出礼仪已经深入了各个行业,使我们真正地走向了世界。
通过这些事例,使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关于文明的例子。
记得有一次,妈妈带着我去参加一个聚会,由于当时离聚会的时间比较近,妈妈的同事们又都在打电话催促她,当我们刚刚走到一条马路前面,红绿灯显示的是红灯,这时妈妈的手机又响了,妈妈知道是她的朋友们又在催促她,就想拉着我直接横穿马路去对面。这个是我一把拽住妈妈的手,对妈妈说:“妈妈,不能这样横穿马路!”
“我现在赶时间!”妈妈回过头来对我说。
“赶时间也不能横穿马路,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这样是不文明的行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是一个有礼貌、讲文明的人,老师可都教过我们的。”我用不容商量的语气说。
“好好好,我们等到绿灯再过去总行了吧。”妈妈无赖地说。
呵呵,我莞尔一笑。看着那快速奔驰的汽车呼啸而过,终于等到了绿灯,我们走过了马路。过马路后,妈妈对我说:“宝贝,你可真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不要让文明下,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