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小学组

大手拉小手 文明齐步走

作者:雷馨怡  所属单位:钟家村小学  指导老师: 周 洁


长江商报731报道 昨日,一份由武汉城管局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中南社会调查所完成的、覆盖武汉13个城区范围的市容环境和城市管理民意调查显示:乱丢垃圾问题令三成多被调查者感到不爽,其满意度为76.09%,在16项调查内容中列倒数第一。

 

乱丢垃圾乱停车最烦人

该调查从今年初开始,覆盖武汉7个中心城区和6个远城区的87个街道,调查机构对高、中、低档的小区社区进行入户调查,其数据相对客观真实。

结果显示,乱丢垃圾问题令三成多被调查者感到不爽,其满意度为76.09%,列倒数第一。车辆随意停放、农贸市场环境卫生问题则分别排倒数二、三位。全市市容环境和城市管理的整体满意度为80.71%,远城区的满意度不及整体满意度,为79.63%。在此次调查中,位列城区第一的是江汉区,满意度84.25%,硚口区以82.80%的满意度列第二。

老社区意外成最满意

城管部门透露,硚口区汉中街是全市87个调查街道中,居民满意度最高的街道,该结果大大出乎城管部门的预料。

一位负责人坦言,该街道作为一个老社区,缺乏成规模的绿化,市容满意度却第一,城管因此曾怀疑过调查公司数据不准,由城管部门派人重新进行了调查,结果依旧如此。

该负责人表示,水果湖、解放公园等条件非常好的街道并未成为榜首,说明居民对市容环境的满意度,越来越看重管理部门的执行能力和执行效果,不再一味看重硬件设施。

将有针对性地加强环卫保洁

针对此次民调结果,一位城管负责人坦言,市民最不满意乱丢垃圾的结果出乎调查前的预料,原本担心市民最不满意的是占道整治。

该负责人表示,针对民调结果,城管部门计划下一步将和社区进行充分沟通,由社区负责对背街小巷乱丢垃圾的市民加强现场教育和入户宣传,主次干道上城管部门将有针对性地加强环卫保洁。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建平认为,要根治乱扔垃圾现象,全靠市民自我意识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不能只靠罚款,需要进行长期的引导。他建议,城管部门可根据民调结果,研究整个城市的垃圾收集系统是否齐全,毕竟有些市民乱丢垃圾并非是习惯不好。

记者直击

20分钟内9辆私家车接连乱丢垃圾

昨日下午2点20分至2点40分,记者在小东门看到,20分钟内,有9人将垃圾从车窗丢出。这些人驾着私家车,所丢垃圾主要是纸屑和宣传单。

车牌尾号为233的的士师傅表示,自己开车最怕遇到车上乱丢垃圾的,运气不好,就会“中奖”,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在附近保洁的环卫工人王师傅称,自己扫这条路5年了,清理最多的就是人们随意乱扔的垃圾,像宣传单、饭盒、饮料杯等。她说,扔垃圾的多为小车乘客,由于车上没有垃圾篓,很多人想停车丢垃圾又不方便,于是便随手扔了。

昨日下午,记者还在徐东销品茂背后一条近200米长的小巷看到,由于只设有一处露天垃圾丢放点,不少人吃完东西后懒得多跑腿,随意将垃圾丢在路边。在此打扫的环卫工人郭师傅称,尽管这条路从早到晚总有人清扫,但由于丢的人太多,根本无法保持干净。

 一般生活垃圾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等五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第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你看:秦淮河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死亡。 
第四、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第五、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许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 许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 
目前,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量在激增,达到500亿吨,这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堆放垃圾。然而,能堆放垃圾的特殊留用地已越来越难找到;垃圾填埋时,化学物质可能泄露,污染地下水和土地;此外,如果利用焚烧处理垃圾,有可能造成空气污染。面对过量的废物,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废物的再利用。如果我们把废弃物中的有用部分重新回收利用,例如一些瓶瓶罐罐、纸盒、手提袋等,使它们摇身一变,成为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居饰品,美化我们的生活。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资源,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垃圾的产生量,降低垃圾处理费用,减少占用土地资源,从而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 

用铝制的易拉罐可再制成铝制品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废玻璃可再造玻璃制品,既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等原料(资源),还可节电,减少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大约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
废布:拼接,可做成被套,坐垫等生活用品。 
旧书:重复使用,直到不能用时作废纸处理。学习书籍也可捐给贫困地区。 
废电池:回收,含有毒物质应分类回收。更提倡使用环保电池。 
食品类:做肥料或加工成饲料。 
如果人们知道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变成800公斤再生纸,相当于少砍伐17棵大树;如果人们知道易拉罐可以百分之百再利用...... 
如果每个人在抛弃垃圾时,都能多一点环保意识,垃圾的综合利用率就能有效提高,全社会就能少受垃圾的困扰。 

许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 许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 
目前,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量在激增,达到500亿吨,这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堆放垃圾。然而,能堆放垃圾的特殊留用地已越来越难找到;垃圾填埋时,化学物质可能泄露,污染地下水

各位武汉市民们,乱丢垃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坏处,我们应该做一名文明,有素质的武汉市民,中国人民。各位,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把垃圾送回垃圾桶中吧,不要再让地球妈妈身上都是垃圾吧!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