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小学组

大手拉小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邹浚哲  单位:钟家村小学  指导老师:张艳  辖区:汉阳区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全人类社会为维系正常生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
道德规范。文明礼貌既反映着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外修养,也体现着他是否尊
重人、关心人、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  
、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  
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  
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  
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今天我们着重关注校园内的礼仪。  
学校礼仪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  ()学生礼仪  
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  
全班应迅速肃立,<?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  
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  
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  
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  
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  
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
、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老师行礼问好。学  
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  
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  
惯和人格。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  
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  
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谢谢麻烦你等礼  
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  
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  
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  
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  
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  
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  
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  
,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  
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  
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  
6
、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  
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  
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  
,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  ()教师礼仪  
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  
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  
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  
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1
、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  
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  
虚假。   
(1)
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  
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  
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  
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  
幅不宜过大过急。  
(3)
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  
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  
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
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老师在教  
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
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否则,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 
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  
(3)
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  
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  
(2)
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  
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
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  
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以上条款希望得到全校师生的反响,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和赞赏。希望礼仪之花和文明
之花永远绽放在钟小校园。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