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黄成 单位:钟家村小学 指导老师:谭艳玲 辖区:江岸区
感受武汉时代发展对文明发展的促进
------小手牵大手文明齐步走
听爷爷奶奶讲武汉解放后是我国的一座重工业城业,有武钢、武重、武船、武锅、汉阳造等制造厂,1998年的武汉,刚刚经历了7年的黄金时期,经济年均增长16%,号称中国的芝加哥。那一年,一场抗洪救灾过後,全国性的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启动,这座老工业基地迅速陷入了“中部坍塌”的迷茫。大批职工下岗,省市属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倒闭的不计其数。好多厂都相继改制,下岗工人巨增,每家基本上都有失业的人,“感觉生活一下子不行了”。后来好多去给人做小工,摆地摊的人遍布大街小巷。爸爸说玩伴大都也是国营单位的孩子,爷爷每天回家都会讲一些令人难过的事情,“谁谁在汉口站附近用麻木拉客被罚款了,谁谁摆地摊东西被城管扔了一地”,之後就是长时间的沉默,一个人喝酒。伯伯上大学,他是家里的希望,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可怜的100元,每次回家,他都不适应家里的昏暗,爷爷舍不得开灯,将家庭的整个活动都移到门前的街道上,在街上洗菜、切菜、洗衣服、晾衣服。“生活都顾不过来,还有什麽文明可讲。”对于这些为生活奔波的人,居高临下的“小市民”评价只能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武汉曾经是一个自豪的城市,老工业基地的工人们,散居在城市每个不起眼的房子里,他们早起上班,然后下班,打麻将,下岗前他们的生活是清贫,下岗后他们的生活则只能用艰难来形容。对于他们来说,文明、卫生,很多时候显得奢侈不堪。武汉人脾气火爆,在街上的路口,一个穿着拖鞋的男子一边走一边在手机里大声漫骂:“个婊子养的。”爸爸说,他从小在武汉街头粗俗的争吵中长大,他的理解是,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在集体劳动中的艰辛,需要在生活中获得释放。奶奶至今坐公共汽车都只坐非空调车,而且每次都是投一元钱,“省两毛钱对她来说很重要。”
目前武汉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新增就业岗位成天翻翻;完成平改坡和平改坡综合改造百万平方米、旧小区综合整治千万平方米;十多万人通过就业退出了“低保”。回眸“武汉的发展”,令人激动:武汉的经济总量又连续五年保持快数的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市民钱袋子也更加殷实,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为五年前的2倍。对于这一切,最有发言权的是市民切身感受的细微变化:住得宽敞了、出行方便了、生活更有保障了…… ,全面禁止了“麻木”;并大力整治占道经营; 城区乱尾楼全部“美化”; 城市轻轨开通,为地铁积累经验,地铁项目近来也正紧锣密鼓; 城区道路逐步刷黑,更加通畅;城区建筑采取“亮化”工程,夜景变美; 加大了绿化力度,新、改、括建了很多城区绿化广场,城区的一些道路植绿种花,一些围墙“拆围透绿”; 兴建了一些大桥(如长江二桥、白沙洲、天兴洲大桥),二环畅通,外环也快了 ,取消了市内一些过桥收费站,市内交通速度更快; 兴建了江滩公园、龙王庙、南岸嘴等景点,成为武汉新的旅游景点; 能感觉的是城区的几个大型公园,为市民免费; 政府引导市民做文明市民初见成效,至少这几年在街头听见、看见武汉人骂街、对骂的少了,公交车及乘客都也文明了些; 市内各媒体的监督力度加强,为市民切实维权的事越来越多;城市的发展,市民要求文明的愿望与行动正越来越强烈、深入 ,近年来,武汉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湖北省文明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了吴天祥小组、百步亭花园社区、民意派出所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最近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为文明创建的先进典型。“最美护士肖芳”街上救人的故事和武汉的哥勇斗劫匪的正气正影响着武汉全市市民去弘扬正气,争做文明市民。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更应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我们小手牵大手,文明齐步走。为武汉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姓名:黄成, 性别:男,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本部六年级(5)班。指导老师:谭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