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牵系你我他
作者:彭沐涵 单位:武汉初级中学 指导老师:徐虹 辖区:武昌区
“文明”,咬文嚼字间是否读透了这个宽泛的词汇。它看似贯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礼仪之邦的中国,待客之道、初逢之态、言行之规,生活的脉流间处处涌现着德尚的芳馨。文明的江水,延绵至今,我们的言行举止更因文明而变得高雅。
留心生活,城市的美好,在文明中诞生。宁静的清晨,放眼望去,洁净的路面,清新的空气,有序地公交车站,成排的绿荫,微笑的问候,和睦的谦让,温和的体恤,善意的呵护。如此怡然的环境与生活,深深令人向往。如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一般,使人惬意悠然无比。但现实与虚拟的构想总存在一定的距离。大街上随处吐痰乱扔的情况屡禁不止,时有发生,公共物资仍时时被破坏,干净墙面上的小广告、涂鸦层出不穷,公共汽车上爱心的让座事例越来越少,争挤上车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正面临诚信危机。这点点弟弟不起眼的举止,却反映着公民的道德与素养。文明牵系着每一个人,若每个人的心中都住下“文明”,懂得约束自己,那么进入眼帘的,将是一片有序与和睦的锦绣蓝图。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虽然我们不是太阳,不可能将整个社会照耀,但是我们可以做一只小小的萤火虫,用微光将自身点亮。作为中学生,我们应秉承文明的道德风尚,使积极阳光的青春风貌,洋溢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礼貌,远离流言秽语,将文明礼貌的字眼常挂嘴边。亲切大方的问好,保持得体的仪表,不吝啬向他人道出“谢谢”或“对不起”。学会尊重师长、友爱同学,不恶语相向,与之回馈的将是更加深切的师生情与满是欢愉的友谊。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校纪校规,爱护公共财物,富有上进心、责任心与感恩之心。团结同学,诚信待人,积极参加或组织班级、校园活动,为营造一个健康、团结的班风而努力。感恩父母的照料,感恩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与叮咛,思想纯净而阳光。在生活中,更应乐于助人,主动参与社会公益志愿活动,为他人送去温暖和关怀。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我们要用还不够强健的身躯与稚嫩的双手,书写下我们靓丽而文明的青春风貌。
文明牵系你我他。只有真正解除对文明的漠然与轻视,只有真正认识到文明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与影响,我们才会在心底牢牢烙印下“文明”二字。滋养道德,滋养心灵。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一片绿叶可以传递春天的美好。一个小举动,可以反映出一个人、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素质。让我们用点滴的举止扬起文明的风帆,用似火的青春点燃城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