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文明齐步走征文
作者:丁莉 单位:武汉市育才美术高中 指导老师:焦东全 辖区:江岸区
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是大家共知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道路上出现的“横冲直撞”,“非法行驶”,“街道勇士”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被无情的车轮夺去,一场场车祸片刻发生,一幕幕悲剧令人万分痛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酿成的恶果,与我们今天文明城市的总方向相差甚远。
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一、不随地吐痰,二、不乱倒乱扔废弃物,三、不乱贴乱画,四、不乱停乱放车辆,五、不乱穿马路,六、不乱搭乱盖,七、不损坏公共设施,八、不损害花草树木,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十、不说脏话粗话。争做一个文明人。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文明是我们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文明是要靠我们大家共同来遵守和呵护,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去发现,每个人每天都能做一些举手之劳的滴点小事,只要我们大家都能相互彼此之间的尊重,多一份理解,那么,我们整个社会文明大家庭将会更加和谐更加充满阳光!
武汉市育才美术高中
高一(8)班
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