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年里
作者:曾琳子 单位:武汉市解放中学 指导老师:李甜 辖区:江岸区
在这一年里
武汉市解放中学 八<13> 曾琳子
一年,可以改变很多,可以造就很多,可以丢失很多,亦可以收获很多。
一年前,我还只是一个什么刚刚踏入中学的对一切事物对充满了新鲜感的年仅12岁的学生,而今,我却成了一个会留心会观察会思考会忧虑的中学生,我想这是源于这五年来我身边的变化,而促进了我的变化……
五年前,我家附近的小巷下雨天似乎特别美。石板路、烟雨濛濛如画、两旁的青砖瓦房,俨然使这里有了江南水乡的意境。而在那些如诗如画的背后确是另一幅景象。一次,我悄悄的路过那,突然,一袋垃圾“刷——”的一声从楼上被人扔了下来,那袋垃圾就似是被人遗弃的小孩,无情的被人甩开牵着的手,孤独的蜷缩在寒冷的角落,明明不属于自己的地方,而自己却似乎是被人们给遗忘了,没有人会关心,更没有人会问:它们何时来的,它们何时会走。
那时的人们似乎都忙于自己的事,不然为什么来来往往路过那么多的人,都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注意到它,直留它一个萧索的背影;那时的人们似乎都忙于奋斗,不然为什么那家主人不愿意下楼把那袋垃圾扔进垃圾桶呢,难道他们奋斗的连一点下楼的时间都没有么,亦或许是他们为了奋斗而忘记了道德吧,比起这,我更愿意相信是他们没有时间。
连天似乎都被人们的这种反应而失望,阴沉沉的耸搭着头。
没有人愿意拾起它,都是匆匆走过,而我似乎也是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继续向前走去,现在想起还真有些愧疚。
武汉人似乎要比其他地方的人要更加“豪爽”,不拘小节,或许是江城的温度炼就出了江城人,使得江城人的个性有如40℃的高温,翻腾不息的长江、汉江。所以就有了:随地吐痰、乱丢乱扔、乱停乱放……一系列素质问题。身为武汉人,虽知这是陋习,但却没有谁在意。
当然,这是一年前。
一年后,同是走这条小巷,一样的石板路,一样的青砖瓦房,不一样的是天空。天更蓝了,阳光更灿了,照在路上,给本灰蒙蒙的路镀上一层金色的粉末,台阶上的青苔似乎更绿了。这次走这条路与以往的感觉完全不同了,似乎少了些什么。
“对了!垃圾!”我走完这条路后站在路口猛地拍了一下大腿,终于发现少了什么了。突然此时,我发现有一个中年男子正在翻栏杆,我望了望不远处的天桥,满心疑惑的望着他,而就在他的身边,就是一个写着“禁止翻越栏杆”的警示牌。这是巧合么?这是巧合么?我在心中反复问自己,正在这时,我又看见一个学生模样的小男生跑了过去,和那位中年男子说了些什么,只见那位男子的头越来越低,然后欠了欠身,又跑了回来,走向不远处的人行天桥。
我对着那小男孩笑了笑,他应该是看不到的吧,他不会知道这几句劝告关系着几个家庭,我只是在想,如果能多那么一点劝告,又会多出多少家幸福的家庭,若把那些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牵扯到的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变成一粒沙,那么我想可以堆成一座城堡。
现在我们有了“城管革命”,一次使武汉变得越来越国际化的“革命”。我很庆幸,一百年前,武汉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一百年后,武汉的城管革命推翻了武汉人以前留给其他人“不讲文明”的旧形象。
城管革命,现在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行动。
而这种行动,不是可以单单只靠一个人或两个人的力量就能出效果,而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而去实现的,大人带领小孩,小孩鞭策大人,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是至少,我们应该去尝试,就算你无法改变他的思想,但是至少,你可以尽你自己的全力来影响他们的思想。这是为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我们可以去呼唤每一个人的内心,唤醒每一个人心中保留的那一份纯真,然后让他们加入我们,这样,我们的队伍就又壮大了起来。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使中国成为了“礼仪之邦”,中国人彬彬有礼,很有大家风范,所以,不要让那么一点点的瑕疵诋毁了我们的形象。提高国名素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以前同样也有过这类的行动,但是通常也都只是个形式,政府也没有加大力度去管理,随意才导致这个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政府开始重视起来,人民开始行动起来,城市开始改变起来。
在新的21世纪,国民的素质就是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标志。我不希望在将来我们出国之后,其他国家的人看到我们是中国人后用生硬的中文对我们说:“过马路时请看红绿灯,谢谢。”所以,我们需要革命,借此机会来提高国民素质,我想,这似乎比GDP的世界排名更加的重要。
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