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初中组

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程天阳  单位:武汉市解放中学  指导老师:董捷  辖区:江岸区


    近期,武汉市正进行着城管革命并进行着文明创建。文明,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名词。文明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文明,只需停下脚步。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使每个人都急匆匆的,面对红灯,也不肯停下匆匆的脚步,仍然不顾危险地在车流中穿行着。做到文明,你只需停下你的脚步。遇见红灯,则站着稍等一会,有什么需要那么急呢?即使急,也不在于这几十秒。乱穿马路,不仅会给自身生命安全带来危险,给司机们带来不便,更影响了市容。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外地游客,外国游客、国家领导人,看见了这乱糟糟的一幕,又会怎么想呢?停下脚步,带来文明。

    文明,只需弯下身子。我是一名中学生,哪名学生不希望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班级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呢?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地上总是一些果皮纸屑。当你路过它时,你会怎么做呢?忽视它,又或是弯下身子把它拾起并放在它该待的地方?如果这是一道选择题,我相信没有人会选择前者,但是这是一道实践题,大多数人却是按前者做的。弯下身子,这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但是因为懒惰,或者其他的一些客观原因,我们没有这样做。但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希望能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所以,看到纸屑就弯下腰吧,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我们代表的并不只是自己,还是班级、学校、城市、甚至国家,如果连一个人都做不到文明,何谈国家?弯下身子,留下文明。

    文明,只需伸手搀扶。最近国家出现了好几件好心帮人,却被诬赖的案件,彭室案、许云鹤案;也出现了遇到困难,却没人施救,最终导致死亡的案件,“小悦悦”案是最出名的,也引起了社会反响。为什么他们看到了陷入危险的人却不施救呢?他们会说是不敢,救了人却还会被诬陷。但这并不是每次都会发生,并且法律正在完善有关条款。伸一下手又何妨,要知道,这样我们或许就可以救下一条生命,这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事,即使被诬陷,又何妨,法律会还我清白的。而如果这种事传到国外,那中国和平、友好的大国形象则会破碎。伸出双手,展现文明。

    文明,其实离我们很近。做好我们力所能及的每件事,就能创造文明!创造文明,我们一起行动吧!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