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城管献一计
作者:黄方妍 单位:武汉市解放中学 指导老师:熊王娟子 辖区:江岸区
个别经营者不听从管理人员劝告说理,这个时候往往就易产生矛盾、爆发冲突。近几年,各地不断出现的“暴力执法”、“暴力抗法”事件给我们带来深思:一方面,小贩靠点小本生意养家糊口,不偷不抢,并无过错;另一方面,城管执法人员行使公务、本着“保一方城市整洁市容”的职责执行城市法规,合情合理。看起来双方都是正确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彼此走向严重对立?以致矛盾白热化、水火不容
归根结底,小贩与城管人员的冲突其实就是生计问题与市容环境的冲突。多数小贩主常年无业或者下岗,小本生意自然成为其安身立命的主要途径,因此作为被管理者,他们与管理者之间很容易产生一种对抗心理,而执法人员素质再高、修养再好也是烟火凡人,此时如若劝说方式不当,足可导致“暴力抗法”……这般如此地折腾数百个来回,最终只能使双方矛盾加剧冲突上升。对构建“和谐社会”也起阻挠作用,百害而无一利。
最近,上海市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专门出台了《城市设摊导则》,该导则明确解禁马路市场,规定经市民同意后,在不影响群众生活、保证城市管理效果的基础上,可在部分街道设置便民摊点,政府将为其颁发临时许可证。此举一出,褒声四起。无疑,这是在占道经营管理上加入了“人性化”理念,充分体现其城市管理智慧。
对此笔者建议,是否我市在城管方面上也来效仿上海市这一做法?采集市民意见选取一些路段或者区域作为临时经营点,由执法部门发给营业人员临时经营许可证,同时限定买卖时间,钟点一到,即由摊主自行清扫撤摊,对违反规定的,取消其摆摊资格。做到“管路段、限时间”监督经营,从而使“马路市场”灭迹,真正从根本上还路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