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住一个城 共建一个家
作者:何婧怡 单位:武汉市第十二初级中学 指导老师:刘圆圆 辖区:江汉区
同住一个城 共建一个家
武汉市第十二初级中学
初一(3)班 何婧怡
我一直以来认为武汉是个不错的城市。
在春天我能看到街两旁的姹紫嫣红;在夏日我能看到天际上的片片蔚蓝;在秋天我能看到新学年来临时同学们欢快地微笑;在冬日我能坐在床边看窗外“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无与伦比的美丽。这个城市像她的气候和风貌一样热情而美丽,城中有山城中有水,秀丽宜人且活泼大方。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初一学生,在我的眼里武汉的街道上车来车往,湖岸边绿树成荫。美中不足的是车来车往的尾气使原本清新的空气变得污浊,湖岸边随手扔弃的垃圾几乎随处可见,许多人眼里看来都是小事,但是我们如果做到了改变,这就能成为这个城市的烙印,这个城市的魅力。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阳光灼热的美丽城市里,有共同的梦想共同的精神共同的追求,同时这也是这个城市的精神和脊梁。
但你看吧,这个城市的缺点也随优点一同暴露出来了,卫生环境、公共服务体系、医疗健康,这些与成为一个与幸福息息相关的城市必不可少的话题是打造一个“幸福之城”的根本。例如我们身边的社区就是一个构成现代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之笔,也是城市功能的依托。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的,我们知道,社区“整体化”就构成了我们的城市,但武汉的社区管理呢?似乎还不尽如人意。
怎么能把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呢?
我曾经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路边摆摊的小商贩,有的在喧闹的集贸市场,有的则是在人烟不多的小径。这让城管队员们很矛盾,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是实在找不到工作,为了挣钱养家才被迫出来摆摊,不赶走的话,武汉这个大城市的市容市貌又会实在受到损害。最终城管队员们决定了,不允许这一现象的再次发生。其实我认为只要城管队员和市民做到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事情将会容易解决得多。
要坚持现在武汉市各社区内的理念,增强城市管理意识,城市的管理以人为本,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时时刻刻息息相关的。完善,增强了社区居民们的文明理念,改正过去乱扔乱丢的换习惯,不仅仅要抛弃自己的行为举止,也要时时刻刻监督自己身边的举动,让大家争做“文明模范”,我们的城市管理规划目的在于告诉我们要用行动将我们的这座城市装扮得焕然一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丢,作为这座城市里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职责为她添妆加彩使它变得更为绚丽。
走在干净清爽的路面上,公交车站的布局大气而清爽简洁,空气清新,草木茂盛,武汉可以成为这样的一座城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的话,她就能变成这样。仅仅靠一个人形单影只势单力薄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拥有对武汉明天,对未来的发展的期盼,我们就会得到肯定和认可,规范服务,注重实效,彻底整治武汉“脏、乱、差”的现象,实现我们所憧憬的优美的环境,优良秩序的未来,倡导社会新风,共建文明城市,扩大影响范围,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任何活动都要以民意为主,历史课上有提到过“得民心者的天下”,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彻头彻尾的蜕变,使武汉重获新生。人民反馈的意见往往就是我们真正需要改变的地方,认真聆听市民们的意见,孤注一掷往往会越陷越深,吸取不同的社会体验,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倡导社会的全新风貌。一个优秀的带头人是一定要做到这些的。
这样,市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人们幸福了,我们生活的城市也就理所当然的变成“文明之城”、“幸福之城”了吧!我们生活在同一片阳光炽热的土地上,这个有着八百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信息技术发展领域在飞速发展的同时,街边的树荫渐渐少了。汽车横行的宽阔大道上,骑着自行车的人渐渐少了。游玩踏青的风景景区内,绿茵版平整柔滑的草地面积小了。看到你身边的地方正在一点一点被吞没,你不感到不应该么?我们只要进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好了,草能冲破土、锈能折断铁、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武汉终将会变成这样的城市的!
我始终相信,我可以看到我们通过努力渐渐将武汉变成这样一座城市。春天街两旁会有姹紫嫣红含苞欲放的三色堇在风中摇曳着,漂亮的街道上一尘不染;夏天的天空没有因尾气排放而变灰的天空,树荫洒下一片安宁的阴凉;秋天的落叶见证着又有一批怯生生的初一新生踏进中学校门,扑向越发辽阔的知识的海洋;冬天窗外的“白雪纷纷何所似”和落下来的白色孕育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孕育着又一个生命的开端、孕育着下一秒全新的开始、全新的蜕变和光辉的武汉市的未来。到那时,不久之后,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武汉是一座充满了希望美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