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礼仪之邦”
作者:李思彤 单位: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 指导老师:简凯群 辖区:江夏区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所留下的传统美德更是让世人惊叹。然而,在物质文明的今天,人们似乎丢弃了古人赋予的精神。生活在一天天变好,可是精神财富则在一点点地消失。因此,我们不禁要呐喊:“礼仪之邦,您到底在哪里?”。
现如今,不文明的现象处处可见。在学校,有的同学随意践踏草坪,而把草坪上的告示牌置之脑后;有的同学乱扔垃圾,仿佛没有看见在他前面不远处就有一个垃圾桶;还有的同学下课后在教室里大声喧哗,打扰了其他同学休息。在社会上,买票时插队、公共场合浪费水电、乱闯红灯、随地吐痰等现象屡见不鲜。
不文明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它不仅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可能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们没有文明意识,为了图方便自己舒服而不管他人看到的感受,那些有不文明行为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和别人存在着文明差距。虽然我们的素质在逐步提高,但是总体上我们的文明意识是较差的。同时,这也与现在社会整个大环境脱不了关系,现在城市环境有的地方存在严重的脏乱现象,给市民不文明的行为提供了温床,也使城市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因此,这些现象才不能完全杜绝。
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今天的我们要做优秀文明的传承人,让文明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也让文明伴随着我们的社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杜绝不文明现象呢?我们应该怎样拾起我们的礼仪之邦呢?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首先应该遵守校规,解决好自身的问题,提高自己的修养与素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校园内做起,同学们也要做好自己应该遵循的义务,从小树立文明作风,以一个主人翁的身份去关心身边的一些事情。平时做到举止高雅,言行文明,不讲粗言秽语;不要随地乱扔乱抛,多弯弯腰捡拾果皮纸屑;多走几步,不要穿越草坪,践踏绿地;不要乱涂乱画,保持墙面、物体的洁净无瑕。学校可以在教室、宣传栏等公共场所贴一些宣传画,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不文明举动。通过宣传,慢慢使大家形成一种良好习惯。其次,我们应该保持文明的行为习惯,要做到校内、校外一个样。我们也要向周围的人做宣传工作,要让那些有不文明行为的人知道,他的做法是错误的,让整个社会都能有一种文明的气氛。
同时,政府应该下大力气提高市民素质,进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管理与疏导相结合”, 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我们也应该靠大家的努力,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从孩子开始进行文明教育,让每一个都自觉爱护我们生存的城市。
美,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理念,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总希望能够尽善尽美。那么,同学们,请你重拾丢弃的文明,也让我们大家重塑礼仪之邦。回眸凝望过去,当初的幼稚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展望未来,前方是文明的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