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初中组

小手拉大手 文明齐步走

作者:朱颜  单位:武汉粮道街厚朴中学  指导老师:吴胜涛   辖区:武昌区


小手拉大手 文明齐步走 当我得知,市政府为了整治十乱行为发布通告时,我的第一个念头本是高兴的,因为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可以离开我们的生活了。但是一丝灰暗的猜测又袭上心头:这真的会起作用吗?曾经人们为阻止这些不文明的行为费尽心思,然而情况却始终不见好转。那些图方便图自身利益的不文明的人,依旧我行我素,被教育了的不以为然,没被教育的更是抱着侥幸的态度继续下去。而这次,情况又会是怎样? 抱着这个疑问,我找出报纸,翻开。在不断的翻阅中,我终于找到那一版——就是总标题是八个紫红色大字“聚焦武汉‘城管革命’”的那一版。我就从这里获得我疑问的答案吧。 最显眼的那一块,标题是黑色加粗的字体,“乱吐乱扔乱穿马路昨起开罚”很快吸引了我的目光。在那下方,是一张一张图片。逐一观阅,第一张,一个男子正拾起一个烟头。原来他乱扔烟头被发现后,经过劝说,捡起它扔进垃圾桶。咦,乱扔烟头,似乎是从前非常常见的事情,总能看见理直气壮的香烟屁股躺在阳光之下,颇不顺眼,但久而久之也让我逐渐麻木,习惯了它们所在地的不妥。然而现在,连一根小小的烟头,也会被重视!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第二张,一个女孩正在抹泪。为什么?我诧异地看看下方,明白了。这个女孩在乱丢传单,被罚款流泪。乱丢传单!这……这也是一件平常的事,平常到我也曾经做过。小学中学的门口总有一些人拿着培训传单见人就塞,我也常常拿到。这些东西往往被遗弃在地上,等着清洁工扫进垃圾桶。连乱扔传单都要被罚款了,我心中不由得开始检点自己往日的所作所为,在我埋怨他人不文明的同时,我是否也是如此? 第三块,“横穿马路险些罚款 男子保证‘没下次’”咦!我心中一动。 市容监督员“抓”到一个横穿马路的行人,对方乖乖掏出10元钱,但队员当即交还给他,并指着“十乱”条款对他说:“你违反了第十条,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该男子笑呵呵地答道:“没有下次了。”我心中不禁高兴起来,为了这句话,这句话不是不理解的胡搅蛮缠,而是理解的服从支持。 轻轻地合上报纸,我的疑问,有了初步的解答。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解惑,因为,我还要从自己身上找到那些被忽略的不文明。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