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牵大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梁艺 单位: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 指导老师:张新芹 辖区:黄陂区
常言道:“家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我却给我姨当了回老师。 而且用我实际行动影响我们全家。用姨的话说,我不仅改变了姨,改变了姨周围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去年冬天,天气已经非常冷了,寒风凛冽,舅舅和姨带着我乘车外出看电影。出门,热腾腾地食物格外诱人,冬日里让人感到一丝暖意。我们在车里吃着零食,讲着笑话,惬意极了。快到站时,姨将装有废物的垃圾袋顺着车窗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来不及了。我要求舅舅把车开回去捡起垃圾,可姨说车已经无法返回了,马上就到了,再说路上车那么多,姨甚至说下次改掉就罢了。可我坚决不干最后舅舅还是把车子开了回来,姨下车把垃圾扔进了垃圾箱。虽然耽误了好多时间,但我们都认为我这样的做法是对了。
对此以后,我们全家人都已实际行动成为“讲文明,护环境”的大使。上个月,我们又去公园里野餐。野餐之后,大家分别将垃圾收好,找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i扔掉。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家用不着我的监督了,都会自觉所为,姨更是用实际行动让我感动。她经常在公共场所看到地上的垃圾都会急忙上前捡起,扔进垃圾桶。
讲文明、讲礼貌,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有义务去帮助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因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欧洲文明古国德国,在号召全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找回尔曼民族古老的礼仪。 ,举例讲了一个老奶奶经过马路,路上虽然只有她一个人,但她依然等红灯才走。老奶奶回答说:“我怕楼上的孩子看到后,以为红灯是可以通行的。”我把这个故事送给所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你们的言行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当您有不文明的行为时,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们是古老的文明古国吧!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孔子以为“不学礼, 无以立”,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做是人与兽的区别。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是应当得到大力弘扬的,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受到意义。因此吗,我们广大公民应顺从时代的要求,自觉遵守,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却常有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现象发生。
比如,听他人讲话是,东张西望,不屑一顾;上公交车时,蜂拥而上,争抢座位,甚至大动干戈;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马路便秘。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广播电视报》就报道说: 木樨地科技会堂东边的马路边就成了出租车司机的露天厕所,以至于隔地百十来米就能问着味儿居民意见很大。居民意见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没遮栏的马路边上说方便就方便,的确不文明。便秘者是方便了,假若让外国人看见了,还不会耻笑我们整个中华名族的素质低,因为你的方便让整个民族受歧视,受牵连,成何体统?对得起养育你成长的祖国母亲?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子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道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口脏话”等等。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到欢迎。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一生鞠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 、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将个人自由,懂不懂问,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给人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谁也不会愿意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静、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蒂蒂学子去不断搜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 的底蕴、幽静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