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小学组

文明从我做起,争做一个合格武汉人

作者:陈佳怡  单位:华中里小学  指导老师:李琼  辖区:江汉区


文明从我做起,争做一个合格武汉人

江汉区华中里小学三年级(2)班  陈佳怡    李琼老师    家长联系电话:13554095479

我们的武汉有风景如画的江滩;有古色古香,高耸入云的黄鹤楼;有气势宏伟的长江大桥;还有无边无际的长江和秀丽的东湖……武汉为我国航空运输的中心城市之一,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气候温暖。作为一个武汉人,作为一名华中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我热爱我的“家”--- 武汉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

文明是告别昨日的无知和粗俗,是自觉的控制,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能为自己热爱的“家”做点什么了? 就从做一个文明的武汉人开始吧!做文明武汉人,首先要甩掉陋习,乱闯红灯、乱翻栏杆、乱贴乱画,随手丢垃圾,随口说脏话,这些武汉人的 “陋习”都是给“家”抹黑的行为,大家都能改掉这些坏毛病的话,我们的“家”将变得更美丽,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放学的公交车上,我能看到让座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我也能做到,但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想想如果你看到你的爷爷奶奶或父母老了在公交车上得不到别人的让座,你能忍心吗,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请先让座给有需要的人,这也是武汉城市居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提高的表现。

在学校做到讲文明,尊敬师长、遵守校规、热爱班集体、不说脏话、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乱涂乱画。我爱一尘不染,宽敞的教室,更爱洁净的教学楼和操场,当有同学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当在操场上不小心碰到同学时友好的说声“对不起”。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

在家孝敬父母。“孝”是一个在中国已流传有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帮忙碌一天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帮爸爸妈妈端一杯茶水,搬一把椅子,道一声辛苦了,用实际行动去关心亲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文明从我做起,为你身边需要关心的人送上一份祝福,一份关心,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感受到武汉人的热情好客,表现文明,实践文明,做文明学生,创造和谐的“家” --- 武汉,相信武汉的明天会美好!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