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初中组

城管革命我先行

作者:李恒  单位:黄陂区罗汉寺街研子中学  指导老师:胡淑华  辖区:黄陂区


 城管革命我先行

                 研子中学   李恒

    所谓“城管革命”,就是通过实施“六大工程”,整治17个问题,促进城市面貌“脱胎换骨”,使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达到全省、国内最优。

    前几天一次看电视,无意中发现,黄陂台有一个各街道的建筑物、道路等的对比节目。我觉得这一举动有利于引导人们对城管的重视。

    作为武汉人,更应该为之贡献出自己的宝贵时间来为本不美丽的城市“改头换面”。在干净的马路上、街面上是不是会有一些造成“视觉污染”的东西——生活垃圾。我们更应该从自己的一举一动做起,不乱倒垃圾。一个人每天产生的垃圾若为1千克,城市就会产生成千上万吨的垃圾。若将它们都放在街上、路上,一个星期后,路还能走吗?有车能开吗?这个社会又会怎样?

据相关专家的计算,城市居民每天丢弃的垃圾经济价值极大。

    ——16500至26500吨废塑料炼油,理论上可以得到约59万公升无铅汽油,可供约3万辆汽车行驶100公里。

    ——约600至1300 吨废织物用于造纸,可产出学生作业用纸500—800吨。

    ——1吨玻璃回收后,可产生一块篮球场面积的平板玻璃或自重为500克的瓶子26000只。至于金属废弃物回收的价值更大。

    上述各类垃圾是指约30℅的可回收部分,那么约占70℅的不可回收部分的有机垃圾又该怎么办?是否也可以变废为宝呢?答案是肯定的。办法是通过先进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转换,使城市的有机垃圾实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这是最环保的时尚之举。

    垃圾经过专门的发电厂焚烧后,已基本无毒无害,而且减量的75℅可用于制砖以及铺马路的泥渣,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但上述的前提是首先垃圾必须分类。支持垃圾分类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你知道吗?垃圾的处理方式是城管的第一大问题,而且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综合文明素质。让我们为“灰尘满面”的武汉“拍拍灰”,将垃圾自觉分类,文明就定格在你抬手的一瞬间。文明在手,为了“城管革命”的顺利进行,让我们携手家人做一个小小的“战士”!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