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 詹屹 单位:黄陂区罗汉寺街研子中学 指导老师:吴运丹 辖区:黄陂区
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研子中学八(2)班 詹屹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在这里要大声呼吁:少年文明,国家昌盛。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个人来说什么事最重要的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国家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
不久前,看到这样一则材料,说的是新加坡。这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公共场合的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一些提倡文明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是用中文书写。这是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这些不文明的游客大多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1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的庄严和神圣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很远一段距离。在身边,一大部分同学身上,也存在着不文明的行为。例如,校园内,楼梯上、教室里总能看到与美丽校园不和谐的纸屑,方便面袋、食品包装随处可见。甚至有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生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之间说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物。
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学习文化知识,更应该重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形成,恰恰从本质上反应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学生,还要带动周围的每一个人。
我们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出口成“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乱闯红灯、不翻越护栏。。。。。。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风学风。相反,如果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班风学风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因为,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我们争做文明的小天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