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师生 创礼仪武汉
作者:王心怡 单位: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 指导老师:张新芹 辖区:黄陂区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巧见到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已经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的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个公共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加大渲染,嘲笑,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建设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你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文明其实是有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楼梯上总能看见与我们美丽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尤其是在星期六日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随意攀爬,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学习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的关键成长时刻,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影响我们的自身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素质。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怎样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同学们,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做小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请我们每个人管好自己的口,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