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初中组

做绿色的保护神

作者:黄雪婷  单位:汉南区纱帽中学  指导老师:江波  辖区:汉南区


做绿色的保护神

   我想念那片曾给我带来无限乐趣的土地,我呼唤那清新的土地,呼唤那鲜艳的花朵,呼唤那碧绿的小草,此时的我情不自禁的陶醉其中,我情不自禁的大声呼喊:“我爱你,绿色的世界!”

    这时的我极其兴奋,我们在草地上唱啊跳啊,玩累了就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望着为蓝色的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仿佛自己就是其中一片白白的云。

    当你走进大自然中,每一片土地散发着芬芳的气味,舒服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且之所及,哪里都是绿色,连绵的山是绿的;青松翠柏是绿的;青青芳草还是绿的。绿色的“海洋”在你眼前闪耀着,美得那么生动,那么可爱。

    站在半山腰小憩,这才发现自己淹没在绿海之中了。浓绿,淡绿,肥绿,廋绿,苹果绿,春芽绿……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是苔痕,点点鲜绿。

    夏天,校园是一片浓绿。悬铃木伸出了宽大的叶子,在校园中撑开了一把“巨伞”,撑住了直射的太阳,整个校园一片绿色。抬头向上看,仿佛进入了神仙世界:阳光透过茂密的叶片,变成了一片青雾,微风一吹,青雾缭绕。

    酷暑天气,炎热笼罩着整个大地,使人受不了。但是,热气被绿色过滤后,却变得新鲜。凉爽。晚上乘凉,我闻到浓烈的清香味,听着树上的知了在唱歌,我感觉到了生活是多么美好。

    漫步在华灯璀璨的汉南大道人行道上,多么舒适啊!当我正陶醉在这美好环境时,突然,发现了一片撒满纸屑的人行道真和这“美好”有些不协调。

    人行道上除了纸屑,还有汽水罐,朔料瓶,果皮……这时候,一位中年叔叔手里拿着一个塑料瓶子,走过人行道看也不看就一扔,可怜的人行道,又增添了一份“负担”。不久,又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经过,也随手把一个食品袋扔在上面。正在这时,又出现了令人心痛的一幕,好几个年轻人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说有笑嬉戏打闹,草地被践踏得东倒西歪。随后有一位阿姨经过,看了看这不像样的人行道,摇了摇头,叹息道:“现在的人啊,真是……”看到了这场面,我也不禁低头叹息了。

    我相信,只要我们都来做绿色的保护神,我们的地球就会成为宇宙中最绿最亮的一颗星球!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