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伴我行
作者:朱彤 单位:卓刀泉中学 指导老师:吴玲莉 辖区:洪山区
文明礼仪伴我行
洪山区卓刀泉中学七(10)班 朱 彤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礼仪大邦。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由礼仪所体现出来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像给老幼病残让座,像帮助盲人过马路,再比如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这是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小事,才能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才足以证明中国是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二是维护公众的利益、公共的秩序。
讲文明讲礼仪,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仪开始的。在孩子咿呀学语期间,父母首先教其文明礼仪,进入学校,老师教其文明礼仪,到社会上,时时处处都要求人们讲文明礼仪。文明礼仪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在我们国家阔步走向世界的时候,文明礼仪已经成为投资环境、国家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个充满文明礼貌的城市,能够给人带来愉快和信心。一个不讲文明礼貌的城市,设施再好,也难秩序井然,赏心悦目。文明礼貌表现的不仅是个人形象、城市形象、市民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这一点,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可见文明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我们还可以看到,文明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它就在我们一言一行中。我们更可以看到,文明是一种品德,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讲文明讲礼貌,需要加强管理。文明礼貌既要靠自觉,也要靠规矩。完善的社会管理,是形成全社会讲文明讲礼貌的保证。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应遵守规矩。规矩不能有弹性,不能有特殊,不能有例外。只有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形成严格的监督机制,“讲文明讲礼貌”才能成为每个人的良好的习惯,成为整个社会新的风尚。
文明还来源于真诚的爱心。有一位作家说得好:有爱便有了一切。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爱是人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爱,文明就失去了灵魂,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家人……只有我们有了爱心,就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我们学习文明礼仪,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为了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社会小标兵,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呢?比如说,你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谢谢”;在校内外,见到老师要热情打招呼问好;吃饭时,要把最舒适的座位让给长者,等等,这些都是讲文明礼貌的起码要求,有了这些习惯,才算具备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但这些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渐养成。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呢?首先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其次,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培养习惯。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在放置着“不准践踏草地”、“请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园里、绿化带中,照样有人践踏青草。光靠布置告示来提醒,对有些人看来是无效了,他们对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违反,因此,在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的时候,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要时刻铭记着胡锦涛主席教导过的“八荣八耻”,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好,从小事做起,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关注身边的每一位同学……
简而言之,我只想告诉大家:如果你失去了荣誉,那不要紧,因为文明不在荣誉;如果你失去了金钱,那也不要紧,因为文明不在于钱袋;但如果你失去了文明,那你就完蛋了,因为你已经失去了立身之本的东西。所以我们要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真正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中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指导老师:吴玲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