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作者:易振武 单位:黄陂区横店中学 指导老师:艾利芬 辖区:黄陂区
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选择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识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状态,不违背自身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横店中学 八(1)班
易振武 性别:男
黄陂区横店街
指导老师:艾利芬
联系电话:1342983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