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规范伴我行
作者:皮文艳 单位:武汉市汉南区纱帽中学 指导老师:肖梅 辖区:汉南区
文明,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轨迹,划过了华夏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流传至今。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古有三纲五常,今有五讲四美,文明的江水,顺着黄河的波涛,顺着长江的碧浪,丛远古至今,敲击着中华大地,敲击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也洗涤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灵魂。
古有孔融让梨,这是尊敬兄长的文明;有程门立雪,这是尊师重道的文明;有孟母三迁,这是爱护晚辈的文明;有高山流水,这是朋友互敬互爱的文明;有举案齐眉,这是夫妻见相敬如宾的文明。但是,曾经无比璀璨耀眼的中华文明如今却变得暗淡,失去了原有的光芒,而历史长河中千淘万漉的珍珠,却被世界的浮华与喧闹蒙上一层沉积的污垢,无法抹去。当道德与利益的天平已经严重倾斜,当人们对文明规范充耳不闻,当人们的心灵为世俗名利所纷扰,我们,是否还能看到文明那微弱的光芒,是否能听到祖祖辈辈的谆谆教导?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名号是否依然无愧的毅力于世,不曾倾倒?
为了让我们祖国重复辉煌,文明就不能仅仅只放在嘴里,更要放在心上,表现在行动中。
现实生活中不遵守文明道德的事例在逐日发生。我认识一位阿姨,她经常说一些比较常见的“口头禅”,骂娘的,骂奶奶的,往往是脱口而出。但在大家说谁谁谁骂人时,她就说:“我从不骂人。”她根本就不认为那是骂人,仅仅是当成了“口头禅”,就像说“哇噻”一样。有时还会在交谈中,夹杂一些秽言秽语,唾沫横飞,惹得人们很不痛快。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文明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不值得人们去遵守了。
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怎样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同学们,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为了我们,为了祖国,请你们向着文明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