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全靠你我他
作者:陈子鑫 单位:大兴第一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付才彪 辖区:江汉区
文明全靠你我他
文明,一个经常被我们提及的词语,它并不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那么简单。那么,文明,是什么呢?
文明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它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自己。文明是一种美德!当我走在马路上,看到行人车辆遵守交通秩序的时候,我看到了文明;当我踏入校园,看到同学向老师问候的时候,我看到了文明;当我看到爸爸妈妈善待老人的时候,我看到了文明;当我们同学向贫困山区孩子捐款的时候,我也看到了文明……
不论是历时,还是现在,我们都应该文明。
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孔融让梨”——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懂得使别人快乐,懂得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虽然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种精神足以让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满腹经文,却只懂得说,不会做的大人要强百倍。这件小事之所以会被后人所传颂赞扬,就是因为四岁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礼仪。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
“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小而不为,老来何为?”作为学生,除去学习,学会做人更是重要的一课。文明礼貌就是做人的前提。遇到师长、同学,主动问好;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爱护公物,不乱写乱画……一件件小事,折射的却是“文明”二字。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人人都能讲文明,有礼貌,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更美好!
记得我们全家去北京时,北京的导游第一次与我们这车的一行人交谈时就特别的郑重地提醒了大家:“一定不要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因为北京是个人口密集的地方,光每天流动人口就高达20多万,所以北京政府为了保持北京的整洁,
对于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者处予最高惩款5000元,而且当地的志愿者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的。大家一定要自觉遵守啊!”我也笑着对导游说:“这个不用担心,从小我的父母和老师就教育我们要讲究卫生,要做文明人。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而且也做到了,并养成了好习惯。”可见美化环境是多么的重要,北京政府采取高额惩款不是主要目的,为的就是要维护好北京这美丽的城市,要大家都做文明人。
从此以后,我们全家人都以实际行动成为“讲文明、护环境”的大使。在上个月,我们全家人和妈妈一起去木兰山爬山。一路上,只要看到有被扔的垃圾,我们都会把它拾起来放在早已准备好的塑料袋里,最后一起都扔到垃圾筒里。在野餐的时候,我们都十分注意自己地方的卫生。野餐之后,大家都将垃圾放进垃圾桶。
如果你不想成为失败者,就让我们一起拥有文明,让文明伴随我们成长!
陈子鑫 女 江汉区 大型第一实验小学 六年级一班 指导老师:付才彪
联系电话:1365728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