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蔡甸,让礼常驻于心
作者:张萌 单位:汉阳一中 指导老师:无 辖区:蔡甸区
爱我蔡甸,让礼常驻于心<?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首先应当具备的是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现阶段,最有效的自然是贯彻“三礼”。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最为道德典章,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理解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的标准和要求,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要求。孔子很重视礼,“不学礼,无以主”,足以看出礼的重要性,荀子更甚之,“礼者,人道之极也”,“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当看到新加坡等国家在各种公共场合 ,不用英语,只是用中文,写着“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是,内心作何感想?难道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就如此的不堪么?连如此简单的事都难以做到吗?不,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我们绝对不会比别人差,更何况有那么多先人的指导和引领。只要在内心深处常驻“礼”,我们一定可以处处以礼待人。
不讲礼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中华大地依旧有许多讲礼的儿女。
张英的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与邻居发生可争执,两家在当地都是名门望族,谁也不甘示弱,张英知道此事后,修书一封劝解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家人收到信后,照其意愿,在地界上让出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争,邻居见此,自觉也有不妥之处,遂又让出三尺,于是就有了六尺的巷道。一时传为美谈,两家人礼让的做法实在是很正确,自己并未有多大损失。不过是三尺土地,且让邻居间更加和睦,又是宽容大度。可见“礼”之益处甚多。
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相待的人喜悦” 如此看来,有“礼”乃人生一大乐事,何乐而不为呢?
<script>
(function()
{
var _oImgs = top.GelTags("img", top.S("mailContentContainer",window));
top.E(_oImgs, function(_aoItem){
_aoItem.onerror = function()
{
(this.clientHeight * this.clientWidth > 0) && top.ossLog("delay", "all", "stat=custom&type=rmimgerr&info=" + encodeURIComponent(["ZC1226-qwiImQGKuO8_TlYYDcL2J1b", _aoItem.src].join(":")));
}
});
})();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