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握大手,文明一起走
作者:何云影 单位:纱帽中学 指导老师:朱静 辖区:汉南区
小手握大手,文明一起走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的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有素养的文明人。
语言文明
要做到语言文明一要注意和人交谈时要使用文明用语。当别人帮助了你,要记得说“谢谢”;当你打扰到别人或你做了使某人伤心、生气的事,要学会说“对不起”;当别人向你道歉,要懂得说“没关系”......其实这一句句看似简单的话往往能给别人以好的感觉,给人留下礼貌的印象。
第二就是不说粗话、不骂脏话。有些文明素质低的人在和他人交谈是总把粗话、脏话挂在嘴边,动不动就是“老子”“龟儿子”等不文明的话,常常使身边的人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就算道他可能是无意的,可内心却总感觉不被尊重。
文明其实很容易,它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文明其实很简单,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每个人都能将它拥有。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大手牵着小手,一起学文明,一起讲文明。就从点点滴滴做起,相信我们及我们的家庭一起加入进来,让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大手牵小手, 共做文明人”
交通文明
交通事故往往都是人为的不遵守交通法规造成的。“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在马路中间逗留……”这些最普及的交通规则说起来是简单,但为什么总是有人不严格遵守呢?因为安全意识的淡薄,许多人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
其实司机开车时会担惊受怕,生怕哪位跨栏穿马路的探身出来,确实无法防范,司机称其为“鬼探头”。车撞人在中国基本上是负全责,相比之下开车的就是受气包,只能按喇叭发泄一下。如果跳出自身角色看问题,汽车和行人的对立,是一种不和谐的交通秩序。 有车阶级多了,车与车之间的矛盾也多起来。私家车骂的士,的士骂巴士,巴士骂回私家车,最后大家一起骂新上路的司机。
未形成固定规则的礼仪“潜规则”前,要人为地增加宣传交通礼仪文明的力度。走在路上应该适时地给需要的人以方便,让行人与汽车、车与车之间摒弃对立的矛盾。本来,人上了车就是司机,下了车又是行人,最后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切都和谐了,交通自然和谐了。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珍惜它,就请我们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共同倡导“文明交通,安全出行!”
因此“加强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句话处处都有它的足迹。“文明”,你可别小瞧这两个字,它啊!是很讲究的。比如:行人要靠右行、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不要践踏草坪等等。除了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文明的行为和规范需要大家遵守,如果你违反了这么文明规范,你就会成为一个不文明的孩子,还可能你会失去你的朋友,所以大家千万可别小瞧了这两个字。
其实做好文明人很简单,只要你记住了“小手握大手,文明一起走”这句话,主动带领身边的人一起去做,一起去做讲文明,树新风的好公民,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地富有诗情画意,到处都洋溢着温暖与和谐,你会生活的越来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