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文明高中生
作者:余蒙 单位: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饶慧玲 辖区:江岸区
争做文明高中生
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高一(5)班 余蒙 指导老师:饶慧玲
文明——它本在生活最最细微处,只有思想行为文明一体,这样才能算作文明高中生,才有资格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争做文明学生,首先要做到语言文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作为一名学生要保证做到热情、主动、大方,与人交谈时要说文明话,切不可粗言秽语,恶言相向。你知道吗,你不经意间的话语很有可能使别人受伤,同窗好友因此反目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话不投机是我们要以微笑面对,体谅他人的难处,万万不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这正如卡耐基所言:“如果我们要交朋友,就要以高兴和热情的方式去迎接他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向文明学生的标准更进一步。”
其次,还要做到行为文明,行为是否文明,直接代表了这个学生的文明程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学生的你行为一定要规范,要时时刻刻做文明人、说文明话,而文明就是从你捡起一张张纸片开始,做过一件件好事中流露出来的。
对于文明的学生来说,仅仅是语言文明、行为文明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思想文明。说到思想文明,我不禁产生一个悬念:面对漫天飞舞的纸屑,为什么有的人会弯腰拾起,为什么会有人可以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这难道仅仅是文明造成的呀?不,我想不是的,作为学生,如果思想不文明,那么其他的方面即使做到近乎完美,又有什么用呢?学生的世界好比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而文明充当的角色无疑是春天里的太阳,对于学生来说文明是必不可少的,可为了灿烂的明天,我们一定要远离网吧以及其他学生不宜进入的娱乐场所,远离不健康的思想,从而追求精神上的纯洁、文明、高尚,不去干、不去想有关背离道德的污秽的事。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礼仪就是律己,作为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
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性子,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画;当我们是市民的时候,又是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想象深恶痛绝。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这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一个有素质、有道德、懂礼貌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你那处处为人民着想,毫无怨恨、纯真的神情,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这个人。在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进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给他,也许能够让他鼓起继续生活的勇气。在一个已经失去勇气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许给他一个对生活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那么就会令他充满对生的希望,在这一瞬间,你的面容也将深深的印在他的心里。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间发生的事情,足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文明修养,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文明礼仪深深地刻在心中,争做一个文明高中生,一个新世纪的公民,利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